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汉末苍天》

零点看书网(00ks.cc)

首页 >> 汉末苍天 () >> 第四章 母亲何后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cc/28628/

第四章 母亲何后(2/2)

的传达,也是天子近臣,虽然同属于少府管辖,职责也类似于小黄门,但却不是宦官。

&君平身。”何后接过奏疏也不去翻看,而是直接肃声问道:“说说大将军有什么事罢?”

荀攸恭声道:“大将军奏请罢免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补其处。”

&郎官代替宦官?”何后蹙起眉头,沉默了下来。

郎官是正常的男人,而且多半都是士人子弟。

何后沉默了一会,缓缓开口道:“从古至今,都是宦官统领内宫,这也是大汉的祖制,怎能废除?何况且先帝刚刚驾崩,吾又怎能让士人陪伴在侧!且让大将军来见吾。”

何进开始谋划十常侍了,姬平一惊,随即心中又满是失望,母亲还是偏向十常侍?她终究也靠不上。

如果她能听从何进建议,早早除去十常侍,董卓未必会入京,也未必会有那场大乱,东汉或许还会苟延残喘几年,自己一时半刻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要不要趁此机会强行谏劝母亲,让她除去十常侍?无论成与不成,总要试一试!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去,却无意间瞥到荀攸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赞赏?荀攸竟然是赞同母亲的!姬平心中一惊,为什么?

他不由凝眉思索,却不得端倪,不由暗叹了口气,自己虽然来自后世,但论权谋,反而不如这些久经朝堂争斗的古人。

接着何后与荀攸一问一答,姬平发现,何后对政事也颇为通晓,并不是他所想象的一窍不通,全然依靠外臣。

不过他没有再细听,而是径自离去,在不远处转道,等在了荀攸出宫的路上。

机会实在难得,他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荀攸,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大约茶盏功夫,他看到荀攸快步走来。

&下。”荀攸看到姬平,神情一愣,忙行了一礼,他是近臣,自然认得这个露面不多的少年天子。

&君不必多礼。”姬平扶起他,与他并行,荀攸忙退后半步,以示恭敬。

二人走了一段,姬平没有开口,荀攸也不说话。看到四下无人,姬平放慢了脚步,荀攸也放缓了步子,让姬平不由暗赞他的聪明。

此时他有很多事要问,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怎的,突然问出了一个看似奇怪的问题:“荀君,大将军为何要急着诛杀十常侍?太后又为何反对?”

这个问题看似与姬平处境无关,却也很关键,历史上因为正是何进与十常侍的一场争斗,让董卓趁机入京,杀死了他这个天子。

而且他心中有个疑问,何进与十常侍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反而在前期有合作关系,为什么要急着诛杀十常侍,是为了名声和政治资本?

似乎有些牵强,因为铲除宦官势力后,何进这个掌握大权的外戚反而会鸟尽弓藏,成为士人的眼中钉,而且历史上何进中间也是几度迟疑,最终被杀身死。

姬平前世就对这段历史感到疑惑,他很赞同一句话,凡是让人有疑惑的历史就不会是真实的历史。

而且刚才何后反对诛杀十常侍,荀攸反而赞赏,这其中也必然有蹊跷。

不料这看似泛泛的一问,却让荀攸沉默了下来,姬平心中顿时明白了,其中有猫腻。

不过荀攸不说,他也不急,二人慢慢走着。

走了十步,荀攸才开口道:“大将军要诛十常侍,此士人之望也,太后要保十常侍,此自保之道也。”

荀攸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姬平却立时听明白了,原来何进诛杀十常侍,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而幕后的推手赫然是士人集团!

他前世学的历史,自然也知道一些大致的历史常识。

在东汉一朝,围绕着皇权一直有三股势力在争斗,外戚和宦官轮流唱主角,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实力,就是士人集团。

不过宦官或外戚在一定的时期总是与皇权能一致,而士人的利益与皇权却是对立的,臣权强则君权弱,所以士人总是吃亏。

桓灵之时,曹节、王甫、十常侍先后操控朝政,为祸尤甚,一些极具气节、或者说是激进的士人挺身而出,扬清激浊,被宦官指为“党人”。

宦官依托皇权,先后三次对党人进行镇压,大多党人被赶出朝堂,剥夺政治权利,禁锢起来,为党锢之祸。

中平元年,也就是大约五年前,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黄巾之乱,参与者有百万人,遍及天下大半州郡。灵帝惧怕党人与黄巾勾结,遂大赦天下党人,被禁锢的党人开始陆续回到朝堂,重新参与朝政。

那时刚当上大将军的何进虽然出身不高,但也效仿前一任的大将军窦武,招揽海内名士二十余人,荀攸便是其中一人。其他还包括后世知名的袁绍、王允、孔融、刘表、蒯越、陈琳、张纮等。


状态提示: 第四章 母亲何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