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第436章 援军报到(1/2)
宁钧派出了楚将景封、燕将冯度等参加这场略显滑稽的欢庆活动,他们这些人当然是欣然而往,为了受赏,他们更是无限制地夸大了自己的功勋,无意间也就更增加了韩国胜利消息的可信度。
至于魏将吕寄,宁钧实在不好意思派他去参加活动,因为这位熊将糊里糊涂地脱队,到了战役结束才稀奇古怪地归来,如果连他也去,未免显得太假了些!
吕寄很不高兴,他主动来找宁钧,请求道:“末将也是以魏国援军身份参加战斗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怎么就不能前去新郑受赏呢?”
宁钧白了他一眼,回道:“人在做,天在看。别人不愿戳穿你临阵脱逃,你还以为大家真看不出来啊?请勿复言!”
吕寄看宁钧脸色铁青,怒气上涌,吓得他噤若寒蝉,低着头溜了出去。
苏秦也把周绍从洛阳派去了新郑受赏,因为他也是在渑池立下战功之人,又能彰显赵国援军的威名,周绍领命而去。
至于颜遂,一直留在洛阳,跟随在苏秦身边,根本就没参加战役,苏秦也不好意思派他前往新郑。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苏秦算准了韩侯举办庆功会的日子,在庆功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派出五路使者,分别向赵、魏、初、齐、燕等国送信函。苏秦以合纵联盟纵长的身份,要求五国派出不少于三万大军前来洛阳会合。
苏秦向诸侯说明道:“渑池之战胜利在望,惟愿君侯派兵襄助,向秦彰显我合纵的实力,毕其功于一役,以吓阻秦人称霸之野心,令其兵不敢出,确保东方诸侯几十年的平安。”
苏秦的使者几乎与各国派往新郑参加庆功会的使节同时返回到了各自的国内,使节们亲眼看到了韩国新郑的热闹气氛和高昂的士气,向国君们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一番。
而苏秦的使者则一脸严肃地呈递信函,理由正当充足地向他们提出了出兵的要求。两相对照,各路诸侯都觉得派兵这件事可行。
至少自己不会吃亏,说不定还能捞一把,从渑池战场上缴获一批战利品归来。诸侯们想到:“就是再不济,咱也算参加过对抗强大秦军的一场大战,那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秦国人从此会对我国忌惮三分。而自己军队的士气也会大受鼓舞!”
于是,各路诸侯都让苏秦派来的使者赶回洛阳,向苏秦传信儿,转达了自己派兵襄助的意愿,让苏秦在洛阳静下心来,等待大军的到来。
苏秦送出信函后不到五日,第一路诸侯援军就赶到了洛阳郊外,正是赵侯赵语派来的大军,共计五万余人,由肥义统领,盔明甲亮,威武整齐,浩浩荡荡地开到了会合的地点。
肥义指挥赵军扎下营寨,苏秦此时也赶到了赵国军中。肥义与苏秦见过礼后,向苏秦呈递上了赵侯赵语的一份信函。
苏秦展开信函来看,发现这封信函竟然是赵侯赵语亲笔书写,极其工整。在信函中,赵侯客气地问候苏秦的安好,然后又祝贺他率领部队在渑池之战中传捷报。信函到这里,语铺缀腿岷偷摹
然而,接着赵侯话锋一转,又说起了赵国对合纵联盟的支持,他列举了资助苏秦游说各路诸侯,以及出兵解救魏国的安邑等一系列的举动。在这一过程中,赵国从来都是诚心诚意地支持,不遗余力。
苏秦看到这里,点了点头,觉得赵语所言没有错,若论对于合纵联盟的支持,赵国贡献最大。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只恐怕合纵之事,到现在都八字还没一撇呢!
赵侯接下来又稍显不满地问道:“赵国在诸侯中不算最强大,但为合纵大业尽心尽力,当然希望能从合纵中分享胜利的果实,然而,赵国迄今为止,只是出力,尚未见到成效。寡人当然不急,但是惟恐臣民们产生疑心。而丞相久居洛阳,赵国政事荒怠,臣民怨言不断。尚乞丞相细思之!”
苏秦读到此处,鲜血涌到脸上,面色腾地一下就发红。
赵侯赵语所言,句句戳在了他的脊梁骨上。到此时,他方才想起了宁钧当初的劝谏,深觉自己在洛阳花天酒地十分不妥。不仅荒废了赵国政事,也让诸侯们起了猜疑之心,间接地影响了合纵大业。
苏秦想起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万事毁于荒怠,而成于勤勉。”人就像车轮上的辐条一般,一旦上路,就难以骤然停下,否则,车废人伤在所难免。
肥义不知信函的内容,他站在苏秦身旁,看着他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知道赵侯此信绝不轻松,苏秦心情一定很不好受。
苏秦此时却很难顾及身边有人在观察着自己,他被赵侯的言辞给震动了内心。他深深觉得对不起赵侯和赵国,合纵联盟确实已经到了该为赵国考虑做大贡献的时候了。
苏秦并非没有想过为赵国谋利,但是此前只是随便想想,他要兼顾合纵的发展和赵国的利益,在二者之间寻找到最佳契合点。今天接到赵侯之信,展读之下,他越发清楚了今后的方向。
苏秦接着再往下读,发觉赵侯在语带责备之后,又转入了平和。在接下来,他告诉苏秦,赵国对于合纵仍然抱有极大的信心,为表示支持,特意增加两万援军,总兵力达到五万。
赵侯赵语在信中又交代:“肥义只是负责将赵军送到洛阳,交予丞相手中,然后他即刻返回赵国。赵国前线大军仍归由苏秦全权指挥,一旦渑池之战结束,必须由苏秦亲自带回到赵国,交还给寡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