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二章 双输的协定〔一〕(1/2)
客观地说,刘豫对于完颜昌的抱怨是有道理的。
伪齐政权总共存在了八年时间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刘豫父子两人尽心尽力为金国服务,不但为金国上缴了大量的钱粮财物,还替女真人把伪齐政权管理得有板有眼,起码没有出乱子。
虽然它的赋税偏高,但那主要是为了满足女真人贪得无厌的胃口;虽然境内的各种抗金起义层出不穷,但绝大部分都会被刘豫给镇压下去;虽然有很多汉人对伪齐政权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刘豫也聚拢起了为数不少的汉人精英,并以此来给南宋政权造成很大的压力。
刘豫对于金国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为了表示对金国的忠贞,拒绝了高宗皇帝的多次示好,甚至到了下台的时候,还从未与南宋有过接触。
站在金国的角度,从总体上说,伪齐政权的统治还是成功的。
如今,伪齐政权突然被废除,让南宋朝廷成了唯一的受益者。
东京汴梁城的消息传来,南宋方面反应迅速,尤其是军方,岳、韩两大军区搞了很多的小动作,派人过江联络各方势力,尽一切可能趁局势动荡,招降伪齐军队,引渡伪齐百姓,等等。
民间方面,河南和淮北一带,有大量百姓渡江归附了南宋。
南宋初期,经过了多年的战乱,中国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如今大批百姓的南下归附,就意味着给南宋政权增添了士兵的来源和税赋收入的增加,也就等同于南宋政权国力的增强。
军队方面的收获更加让人惊喜: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有原伪齐的猛将李清的部队、临汝军知军崔虎的部队、蔡州知州刘永寿和提辖白安的部属、甚至金国镇汝军知军、马军统制胡清的部队、等等,相继前来投奔归宋。
此外,还有金国的统制官王镇,统领这崔庆和李觐、华旺、孟皋等一众将士,发动了两万多人的起义,南下投奔宋朝。
中国大地上的形势。突然来了一个大逆转,变得对南宋朝极之有利。
......
形势一片大好,岳飞和韩世忠这两名军区司令员派出更多的斥候,向更远的河南等地渗透。为下一步的进攻做准备。
军队有动作,朝廷当然也不甘寂寞,只不过,朝廷看问题的观点与角度肯定与军方会有很大的不同。
高宗皇帝收到了一个消息,说汴梁城里有一首打油诗在最近广为流传,据说这首打油诗还是女真人特意传播的。
这首诗的内容是:“不用尔签军,不要尔免行钱,不要尔五厘钱,为尔敲杀貌事人,请尔旧主人来此坐。教尔懑快活。”
不用你们服徭役,不用你们缴纳税赋,免费为你们维持治安,还把你们的旧主人请回来管治你们,让你们好生快活。
这就是女真人在解释废除刘豫的原因。也是对沦陷区汉人百姓的承诺。
莫非女真人是活雷锋不成?
答案当然是否定。
而高宗皇帝从这简单的几句打油诗里面,既收到女真人想要和谈的真实意图,也闻到了诗句里面隐藏着的一丝威胁的味道。
“请尔旧主人来此坐”
旧主人姓什么?姓赵。
也就是说,女真人想把这片广阔的土地给腾空出来,让姓赵的管理。
按照这种说法,高宗皇帝也姓赵,自然是候选人之一。
同样的道理。还被扣押在金国本土的钦宗皇帝也是金国的人选之一,甚至是钦宗那些在金国长大的儿子们也都有资格。
一想到这里,高宗皇帝就毛骨悚然,如坐针毡。
考虑了很久,高宗皇帝又找来了赵鼎和秦桧前来商量。而三人商量的结果,就是派遣特使王伦以探望眷属的名义。到金国去探听金国的口风。
......
金国和伪齐的情况越来越明朗,而战场上的形势对南宋也越来越有利了。
于是乎,岳飞向朝廷提出奏报:“宜乘废立之际,捣其不备,长驱以取中原”。
事实确实如此。伪齐政权被废除,整个政府管理机构陷入瘫痪之中,河北、河南等地人心惶惶,如果能抓紧这一时机北上讨伐,克服中原,指日可待。
然而,高宗皇帝给岳飞的回复却是:“上流地域太过辽阔,可减地不可添兵。”
高宗皇帝的说法是:你所防守的上游地区的确辽阔,但我宁愿把防区缩小,也不能给你添加兵马。
为什么高宗皇帝会这样说?
《左传?昭公十一年》中有云:“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梢过大,树一定会折断;尾巴过大,就摇动不起来。
如今南宋诸位将领的军队,已经难以分合。虽然形势还不算严重,但与其去增添大将们的实力,倒不如再另外增添多几支部队,以便分合。
以上,估计就是高宗皇帝和他的宰相们的想法。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本着这个想法,岳飞又给高宗皇帝上了一份奏折,解释道:“若失今日机会,他日劳师费财,决无补于事功!”
高宗皇帝给岳飞的回信相当敷衍:
“览卿来奏,备见忠诚,深用嘉叹。恢复之事,朕未尝一日敢忘于心,正赖卿等乘机料敌,以图大功。如卿一军士马精锐,纪律修明,鼓而用之,可保全胜,卿其免之,副朕注意。”
收到高宗皇帝的回复,岳飞沉静了几个月。可是,眼看着大好形势白白浪费,耿直的岳飞最终还是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