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连营级火力(1/2)
连级的火力增援武器八十一毫米迫击炮,高鸿升也准备扔到奥匈帝国去生产,主要是这个国家跟俄国不对付,这样就不会将八十一毫米迫击炮泄露给俄国人,不让突然间俄国人拿出高鸿升设计的武器来对付他就郁闷了。
说起来,迫击炮的生产是很简单的,不管是光学瞄准镜还是带缓冲的炮架,都不是很难得东西,真正难的东西是迫击炮的炮弹。
迫击炮的炮弹生产工艺并不很难,引信的生产也不难,这里的难是指它庞大的消耗量和如何保证战场上的供给上面。
以高鸿升那个类似掷弹筒的小型迫击炮来说,一分钟轻松就发射出去二十发,一发迫击炮的炮弹哪怕是一两银子,那么一分钟就是二十两,这还是一门的数量。
一个排就是六门超轻型迫击炮,一分钟就没了一百二十两银子,一场稍微大点的战斗下来,不祸害个几百发的根本就不够看,这还没算上他那些吃子弹的机枪,按照千发子弹五十美元的价格来计算的话,他的那些机枪分分钟钟就能吃进去上千两的白银,这哪里是在用武器杀人,简直就是拿银子活活把敌人砸死。
这还不是关键的,关键在于他的这些武器的弹药消耗量一定十分可观,可国内那糟糕的运输条件又限制了他的补给能力。
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公路,只有乡间小道,碰上砂石路都要烧高香了,只能用骡马来驮运跟人拉肩扛,就这样糟糕的补给条件,怎么能保证他的土匪军队弹药的补给,总不能把后世的三马子柴油运输车提前搞出来吧,这是不是太超前了一点。
这也是他对于连营级的火力武器一直挠头的原因,连级是八十一毫米的迫击炮,营级就应该是七十五毫米的加农炮了也就是法国的七五毫米速射火炮,俗称的法国小姐。
在一次世界大战前期,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就已经算是大口径火炮,各国陆军的当家火炮也都是这个口径,主要是当时的运输条件限制了大炮口径的发展。
当时可是没有汽车给你牵引火炮,火炮的移动只能靠马匹来拖拽移动,而且当时的火炮还属于架退火炮没有液压助推机构,这就使得当时的火炮十分沉重,而且还没有橡胶轮胎,都是钢制的大铁轮子,即使是最先进的法国七五毫米速射火炮的重量也在一吨半以上,想想用两匹马或者四匹马来拖拽着这么个大铁家伙翻山越岭的都头疼。
但是要是没有可以摧毁坚固火力点的平射加农炮,那么一但碰上修建了坚固火力点的敌人,那么就只能用人命来填,这也是高鸿升必须搞到七十五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的主要原因。
至于鬼子的九二步兵炮他也想过搞出来,不过那东西就是一个什么都行,什么都不行的东西,他还真是没有瞧上眼。
鬼子的九二步兵炮,那可真是一个步兵的理想火炮,整体重量轻,可以分拆成几个部分用骡马驮运,非常适合在复杂的山地使用,特别适合运输条件简陋的地区,同时九二步兵炮本身就是榴弹炮,可以布置在远程当榴弹炮使用,同时又可以抵近支援步兵当加农炮来直射摧毁土木结构的火力点,还可以当精准的迫击炮来用用,简直就是一门多用途火炮。
可多用的结果就是各个方面都不出众,当榴弹炮使用,射击距离太近了,面对其他长射程的榴弹炮只有干瞪眼的份。
当加农炮来用用,但炮弹的初速又太低,面对钢筋混凝土的坚固火力点就抓瞎了,经常性的是给人家挠痒痒。
用来当迫击炮来使用的时候,射击速度又不够,同时重量也太重了点,还没等跑路,被人家的迫击炮炮弹铺天盖地的给淹没了。
那东西也就在当时的中国战场,可以耀武扬威的对付对付缺弹少炮的中国军队,等碰到美军的时候就成了一只软脚蟹,成了一门露头就面临被消灭的火炮。
这主要是九二步兵炮的射程实在是太近了,最大射程两千七百米,而八十一毫米的迫击炮的最大射程一点也不比九二步兵炮少,这样九二步兵炮在战场上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而且九二步兵炮的操作人数实在是有些多,鬼子的一门九二步兵炮按照他们的人员配备是十人组成一个炮组,主要是由于九二步兵炮的重量相对于迫击炮来说有些过于沉重了,在复杂的战场地形上,经常需要人背肩扛来到达发射地点,人数少了根本就挪不动。
而一门八十一毫米的迫击炮一般的重量十几公斤,二十多公斤,分拆后两三个人抱着就可以到处跑,基本上也就只需要四人就能组成一个炮组。
同时一门九二步兵炮的制造价格比一门八十一毫米的迫击炮来说那可是贵的太多了,相当于一门八十毫米迫击炮的好几倍,同样成本的九二步兵炮都可以生产一门后来的苏制PM38型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
苏制PM38型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重量才二百八十多公斤,身管长一米九不到,发射将近十六公斤的炮弹,内装三点一公斤的炸药,最大射程是六千米,炮组人数是六人。
这门迫击炮的造价相当便宜,仅仅一千二百帝国马克,合算下才四百八十美元,大概才是同时期一千日元左右,而在同时期德国的设计制造的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造价是这门炮的十倍,这大概也是德国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至于精准性的问题,一发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炮弹还需要多么精准吗?完全可以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