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59章 博弈的筹码(2/2)
他不在的情况下,陈浩就是老板。其他人全部都是员工。
这样一来,陈浩就有绝对的发言权,而不会以前似的,明明是北海药业的大股东,甚至是董事长,却依旧处处受制于人。
至于会议的重点则很简单,那就是迅速扩张,流水线招人,以及加班。
陈浩的要求是最迟一周内,药厂的三条生产线,必须能够二十小时运转,就是两班倒,工人每天加班两个小时,每班十小时。
安排完这些之后,陈浩把宣传部的人留了下来,安排他们写公告,发布消息,称新厂会在一周内完成资源整合,届时生产线会二十小时运转,产能将提升为现有产量的2。5倍左右,现全面接受订单,全额付款优先供货。
交代完这一切之后。
陈浩给薛傲菡的爸爸薛胜义打了个电话。
随后陈浩驱车直奔市府,到了那里,薛胜义已经到了,薛胜义带着陈浩去找了市府招商办的主任。
薛胜义和这个主任很熟,而且看起来关系很不错。
而且据说,他和陈浩的父亲陈良平,关系也很好。
这样就少了很多的麻烦。
所以陈浩也不客气,同招商办主任谈了一下有关于陈家和市府合办药厂的事情之后,就将事情转移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那就是曾经分风光无限,但现在却已经破产倒闭的华夏最大罐头厂——北海果品公司。
这个公司的厂区非常非常的大,最多的时候,工厂的正式员工,就有十多万人,临时工更是将近二十万,厂区面积基本上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县城。
而且,这个厂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交通特别的方便,不但厂区周围公路四通八达,就连货运铁路也修到了厂里。
现在那里更是北海市北城区的中心。
周边医院,超市,中小学,菜市场应有尽有。新建的北城地铁线,基本上也是围绕着哪里,可以说是块黄金宝地。
厂房虽然年头不短了,看起来有些残败,但那个时候,毕竟是计划经济时代,所以用工用料都足,只要简单的修缮一下,那些厂房就都可以用。
而且相对的,做罐头和做药实际上都差不多,都是将原料运送进场,经过筛选比对加工之后,进行包装。
所以在这方面,北海果品公司完善的各种运输传送途径,到手就能用。
而只要换了封装机和进行部分调整和改造,从理论上来说,一样可以用来封装药品,而且改造的时间和成本都不多。
所以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夏最大罐头厂的一百多条流水线,如果到了陈家的手里,或许会重新焕发生机。
为了这个罐头厂,不止陈良平曾经调研过无数次。包括薛胜义和其他几位北海的大亨,甚至包括华夏著名的一些大企业,都同样调研过很多次。
之所以这个罐头厂迟迟卖不掉的关键原因,就在于这个果品公司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它的正式员工,还没有到退休年龄的人,将近十万,与此同时,还有数百亿的债务。
而市府对于出售北海果品公司资产的附加要求就是,代偿债务和负责员工就业。
代偿债务还好说,毕竟可以算作是财务成本,但负责员工就业这一点,几乎将所以对北海果品公司有兴趣的企业难住了。
无论是打算搞开发的地产公司,还是那种跨国的制造企业,在机械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也不愿意负担这么员工的生计。
而以普通的传统制造业那种微薄的利润来说,他们同样负担不起。
但陈家药企却不同,虽然同样可以用以用更好的先进生产线来取代这些员工,但陈家也可以选择用老旧的设备,众多的工人,而不换生产线。
因为药品有足够多的利润可以养活这些工人,代价无非就是少赚点钱,让药厂的人员结构看起来臃肿一些,负担中一些。
但这样,却可以让陈家拿到这片厂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强止血药推向全国。
而市府,则可以通过这次出售,丢掉巨额的债务和这些等饭吃的工人包袱,拯救失业率。
所以保障原有职工就业,就成了陈家和市府博弈的筹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