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太后的心思(1/2)
康熙在避暑山庄迟迟未归,紫禁城里的太后心不定了,最近老觉得心里惶惶然,总有种不好的预感萦绕心头,连着几个晚上都会做梦,梦到那些已经逝去的老人们,那些姐姐妹妹形容生动,宛若重生。
老人家知道自己入了魔障,心结已成。这一日,太后扶着五福晋的手,驾临奉先殿,这里供奉着孝庄文皇后,孝康章皇后以及孝敬献皇后皇后的画像和牌位,太后站在大殿里,环顾四周的画像,一时间泪眼朦胧,没想到,在自己行将作古的时候,大清朝出现了储位危机,犹记得太皇太后弥留时,曾再三叮嘱,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胤礽的太子之位,避免大清亡于内患。
这也就是为什么胤禛生来抱养,玉碟上却还是包衣奴婢之子,孝庄故意造出孙子克妻的表象,在仁孝皇后之后,再没有皇后生子,身在后,宫没点手段怎么能行呢?
孝庄的要求并不高,她也知道自己的这些重孙儿野心勃勃,都不甘心被一个内定的太子压着。可是当初为了倚重索家,又或者是孙子的一时冲动,金口玉言,许了仁孝皇后一个旷世恩典,中宫嫡子,婴儿太子。
然而,随着太子的成长,长嫡之争愈演愈烈,太皇太后对康熙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保证皇太子的地位稳固不可动摇,孝庄的意思非常明确,他们虽然是满人,治理的却是汉人的天下,汉家规矩,先有嫡庶之分,再有长幼之论,中宫皇后地位无疑是超然的。
既然你为了仁孝皇后封了坤宁宫做祭祀之用,又立她的幼子做了太子,就等于告诉天下人,满人也开始走正统传承的路线了。既然如此,坚持才是王道。不能因为其他儿子不服,就推翻了之前做的一切。这不仅关系到皇室传承,也关系到满人治理下的汉人江山能否长治久安。
毕竟部落选举那样强者位尊的模式对广大的中原百姓来说,太落伍,太血腥了。汉人,一向喜欢平稳过渡型的政权更迭。
因此,孝庄太后在时,太子的地位固若金汤。然而,敏锐如孝庄一早就发现孙子对这个儿子的期望值一直高于现实。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父子矛盾激化。于是,她在临终前先召见了现在的太后,给了她一个任务,在康熙和胤礽出现矛盾的时候,她要站在胤礽这一边给予调停。
这让现任太后很为难,而且,她并不知道,孝庄太后接着召见康熙,康熙在她边上情深意切地祈祷她能好起来,她却说了一句看似无奈却颇有深意的话:“辅佐孙子这许多年,我累了,要歇了,至于重孙子,就顾不上啦!”
这句话其实在变相给康熙减压,她在的时候,立场鲜明,尊王攘夷,一切以保太子为主。其实在老人的心里,丈夫,儿子,都没有眼前这个亲手带大一步步培养的孙子重要。所以,老太太给孙子的遗言和给儿媳妇的遗言完全不一样。这也导致了现任太后无比痛苦和纠结的状况。
胤礽被废了,石佳氏死了,婆婆的遗言怎么办啊?叫她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婆婆啊!太后纠结了,太后病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康熙出去旅游中秋节都不回来了!想到这里,太后更加郁卒,泪水滴沥哒啦,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受丈夫待见,老了还不受养子待见,为了爱新觉罗家的这点破事,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真真亏得慌!
边上五福晋惊悚了,见老太太哭,立马跪下来:“皇玛嬷……您这是……”太后接过嬷嬷地上来的帕子,擦了擦眼泪,低头看着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的五福晋,叹了一口气,自己当初真该戴副老花镜再给胤祺条媳妇,这他塔拉氏,恭顺有余灵性不足,当初受伤,不能再有子嗣,自己对她颇为怜悯,然而嫡妻无子,在皇室也不是稀罕事,其他福晋不是照样活得自在风光。
可是,这个媳妇怎么看怎么泄气,老太太长叹一声:“今儿辛苦你了,回吧!”五福晋磕头:“媳妇告退!”
太后回到寿宁宫,嬷嬷端上差点,她一闻味道,就来了精神:“这是什么,这么香?”嬷嬷躬身:“回太后娘娘,这是前日储秀宫良主子送来的方子,厨房试做了出来,请太后尝鲜。”太后眼前一亮:“储秀宫送来的,莫不是那丫头的新点子?呈上来我尝尝。”
宫人端上盘子,里面摆着的却是三圈六瓣梅花形状的小饼,一阵阵奶香扑面而来,太后食指大动。亲手用银筷子夹起一块,放在嘴里,口感酥脆,清甜可口,香气浓郁。太后连着吃了几块,撞死不满道:“这丫头,抄经便抄经了,好想着做这些个东西孝敬婆婆……”
嬷嬷恭敬地说:“良主子说了,此物可以调节心情,舒缓忧虑。太后觉得如何?”太后嘴角一勾:“恐怕不只是解哀家的忧思,也是解她的忧思吧?她想用这东西来探哀家的口风呢!”
良妃进献的东西,恰是敏芝在吃年夜饭的时候给良妃带来的奶油小酥饼,她一直敦促东庄发明一种用炭火提供热量的烤箱,可以用来做饼干,蛋糕之类的东西,谁知描述了半天,人家还是有听没懂,随后还是洋人传教士听懂了敏芝的意思,和师傅们指手画脚地沟通了一番,才弄出了一个西欧宫廷式烘烤作坊。
原来,敏芝想得太简单了,烤箱是工业革命后期才发明的东西,在这之前,烘烤的每一道步骤都是分开的,整个流程就像是杂技团表演一样,饼干可以有,巧克力就没有了,咖啡也没有。敏芝非常囧,在得知法国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