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参观古城(1/2)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ead”并加关注,给《华夏风潮袭美国》更多支持!
等大家顺着小桥走到瓮城大门,看到城门上面刻着汉城两个古代繁体字,城门洞高五米加上一个两层城楼大约有十五米高,顺着瓮城大门进去,又走了五十米远的路,走到了正门前,正门比外门更加雄伟,门洞高七米,上面用古繁体写着崇德门三个字。
上面屹立着一座三层城楼,由数十根合抱粗的大木柱和许多粗大的楹梁接合形成坚固的构架,楼高二十七米,进深十五米米,面阔二十八米,面积约六百多平方米,五开间,三进间,迥廊周通,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建造风格庄严大气。
看着大气庄严的城楼,乔恩说道“嗯风这座建筑怎么这么看着熟悉呢?好像在哪见过。”
古风说道“当然,你在京都广场就见过,这城楼就是仿建那里的城楼建造的。”听完古风的话,乔恩恍然大悟。
古风接着对众人说道“这座城楼是以中华京都广场的古城楼为蓝图,而仿制建造的,真正的原版,有着数百年的文化的底蕴和厚重的历史内涵,而且规模比这个更大,更加巍峨庄重,气势恢宏,让人看了有一种大气庄严和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不禁向往。”
听了古风的话,一些人不禁的想去中华京都,去看看真正的古代城楼,有没有古风说的这么好,不过后来去中华京都观看过的人,都觉得比古风口中说的更加的宏伟壮观大气磅薄。
进了城门,带着众人顺着登城道台阶,上了城墙上观看,看到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这被称作为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古代守城时,可在此处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
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在古代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中间是宽阔的马道,供人马行走。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些精致的高层建筑,在古代平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半圆形的建筑,这就是马面,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
古代马面是为了与城墙起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挥到最高点。
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一座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一百三十五度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在有敌来犯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古风为了让来这里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华古代城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从空间的古籍中找到了这些器具的制作图,便画出图纸让工匠们制造出来,放到城墙上面的敌楼里,并准备培训教导一些人,让他们了解这些攻守城器具的历史和在战争中的作用,他们专门给以后来城墙上游玩的人群做导游。
古风一边带领众人参观,一边讲解城墙上的建筑,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又带领了人们参观了,古风让人制作的古代的守城器具,塞门刀车、夜叉檑、转射机、连梃、篱笆、巨型床弩、飞钩、狼牙拍、投石车等守城器具,其中火箭就分好几种,有一窝蜂、架火战车、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还有参观了一些攻城器具,冲车、云梯、濠桥、巢车、木幔、轒轀车、.撞车、临冲、弩车、攻城车等等。
看着这些玲琅满目的大威力冷兵杀器,听着古风讲解在中华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作用,纷纷感到震惊,中华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战争之残酷,规模之庞大,持续时间之久,对欧洲和西方国家来说,这简直是可能的事情,中华文明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和传承下来,与民族的顽强和智慧是分不开的。
参观完了城墙,又到城镇里面去参观城镇设施,从正门进去,看到是商业区,街道两边有茶楼,酒馆、客栈、布庄、古装衣店、当铺、作坊、古工艺品店、药铺等,一些已经挂上牌匾的店面,这是古风自己留的店面,有些还没装饰挂扁的商铺,是准备出租出去的。
古风把城内分为四个区,商业区、居住区、交易区、教育区,商业区都是一些大型商铺,村民都在居住区、交易区是给一些小商贩提供摆摊的地方和批发市场,教育区有古风建的一座大型私塾。
由村里的教书先生给村里的孩子们定时教授古文学,虽然古文学里面有些糟粕,但是精华更多,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陶冶情操。
不可否认古文学中包含的哲理、思想、意境、艺术、可以解答人们的疑惑,培养人们的品德操守,提高人们的精神思维、陶冶人们的情操。
教授像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易经等古文,让孩子们知道孝顺父母、尊老爱幼、明是非、知对错,培养孩子的诚信、仁德,知道将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