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蓬门荜户第三十一章 不安(1/2)
石见暗道一声晦气,拼命往前钻想要捉住宋如玉,只是汹涌的人潮越挤越多,将他逼迫着往南边儿推去,很快就不见了那抹娇小的身影!
“小玉!小玉!”石见大骇,高声呼喊起来!
宋如玉听到了他的声音,只是她的回应被周围吵杂的声音掩盖过去了,眼见着两人越离越远,她机智地顺着人流往回走,慢慢挪腾到街道边,站在了某个封闭起来的商铺前的台阶上。台阶上已经站着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大的那个是男孩子,看着跟自己一般年纪,女孩子看上去不过四五岁,用红头绳扎着的两个包包头有些散乱,圆润的小脸上满是泪痕,小鼻子一抽一抽的,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湿漉漉的,满是委屈地盯着自己。
大概是看到来的人不是她认识的,小女孩别过脸去,靠在男孩子身上又哭了起来。
“哥哥……呜呜……我要娘亲……呜呜……我要爹爹……”
男孩子搂着她的肩膀,一手轻轻拍抚她的头和后背,小小声安慰道:“妞妞不哭,爹跟娘很快就会来找我们了。”只是他眼里隐含的泪光以及一张担忧害怕的小脸显示出他心里也很没底,搂着妹妹的小手有些微颤抖。
宋如玉只是扫了兄妹俩一眼,就又看向着火的方向。
火光很高,已经高过了街道两侧的围墙和部分商铺的门楣,有的铺面是两层的,那火苗居然顺着木质的房檐和立柱往上窜,整个街道估摸着已经烧到了五分之一的地方,正逐渐往南边蔓延。着火的商铺中已经有人朝着火点泼水自救,木头燃烧的哔啵声和冷水淋上去的滋滋声听着很是刺耳,带着阵阵白烟,更是为这恐怖的夜色增添了一股不祥的气息。
隔着一条街外隐隐传来呐喊声和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想来是有官兵赶来救火了。
宋如玉悄悄松了一口气,看着火势没有这么快蔓延到这边,她得以松缓了有些抽筋的小腿肚,弯腰伸手想要够着勾起来的脚尖,无奈冬天穿的衣服太厚实,努力了两把还是够不着,只得作罢。
眼看着人潮逐渐减少,有人发现火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猛烈,脚步也慢了下来,频频回头张望;也有人干脆就停下了,两手抄在袖子中站在那里引颈观望;更有几个衣着寒酸的,直接开始搜寻街道两旁被遗弃的摊位上还能使用的物品。
宋如玉跺跺脚,等那股酸痛劲过去,正打算离开,却突然看到街对面一家商铺门打开一条缝,由门里窜出来几个人,鬼鬼祟祟的,往街道两边搜寻而来。
站在街上的闲人只是瞥了他们一眼,并不关心,依旧三三两两的聚在那里围观火势。
“你们是不是跟家人走散了?”两名身材中等的男子来到台阶前,和颜悦色地看着他们,慢声细语地询问。
小女孩害怕地往哥哥怀里缩了缩。男孩警惕地看着他们,故作镇定地回答:“我爹和我娘很快就会找来了,不劳大叔费心。”
“只是,外边这么冷,乱糟糟的,你带着妹妹在这里等,万一吹了风着凉了怎么办?”左边戴着团帽的男子一脸担忧。
男孩被说中了心事,有些犹豫。
“这样吧,不如你们先跟我们回去,在宁和堂里坐着等待,喝上一碗热热的糖水,去去寒气,我们派人去通知你们爹娘,如何?”右边戴连耳兜帽的男子提出了建议,说着还解下腰间的一块木牌,上书“宁和堂”三个黑漆小字,递给男孩子看。
男孩子接过木牌在手中翻看了一下,相信了他们的话,正要劝说妹妹,宋如玉却在一旁出声了。
“宁和堂是干什么的。”
她装作好奇的样子,一脸兴味的打量着他们。
“宁和堂是个牌名,东家是王家,他们经营了很多铺子,有皮草铺子米粮铺子,有酒楼,好像还有南北干杂铺子。”男孩子将那木牌交还给男子,竟然替人家解释起来。
那戴连耳兜帽的男子高兴得直点头,赞道:“小公子见多识广,实在教人佩服。”
眼看兄妹俩已经完全动了心思,戴团帽的男子又劝说起宋如玉:“这位小哥不一块去坐一坐?”态度很是热切诚恳。
宋如玉眨眨眼,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她按着在现代的生活经验思考,若是在那个时代孩子迷路了,一般家长的教育是让孩子找警察,千万不能顺便跟陌生人走!便是路人发现了迷路的孩子,不也是就地等待或是直接报警么?虽说现在这里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上报衙门,可是,也不能保证眼前这两个就一定是好人啊!难道真是家中经常做善事的大善人?往年也听说某某行善人家开粥棚布施救助苦难民众或是发放米粮银钱救济孤儿寡母什么的……
她抬眸,再次看向街对面,正好看到一个男子抱着一个裹得严实的孩子闪身进了那个半开的门。宋如玉眉头一跳,盯着那门楣上的招牌,“宁和堂”几个大字在火光中若隐若现,乌压压的,像是张牙舞爪的野兽。
“请问,你们怎么通知我们的家人啊?”宋如玉不死心地又问了一句,“除了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很多小孩会送进去?”说着,她伸手朝街对面一指,又有一名男子抱着一个孩子闪身进了宁和堂。
经宋如玉这么一打岔,站在一旁的男孩子心里也有些打鼓,双眼亮晶晶地看着这两人,小女孩也吮着手指头,眼巴巴地瞪着他们,等着解释。
头戴团帽的男子左颊皮肉微微颤了颤,笑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