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三零零三 有所托(1/2)
朝臣们所关心的问题,便是帝国的军部,该交予何人统领。太尉王贲对父亲十分孝顺,父亲去世之后,便向朝廷递上了奏章,请辞为父守孝三年。
皇帝本不欲批准王贲的请愿,但王贲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加上伤心过度,身体变得孱弱无比,再把庞大的帝国战争机器压在王贲身上,恐怕王贲很快便会步其父的后尘,撒手人寰了龙战九洲。无奈之下,皇帝只好批准了暂时王贲辞去太尉一职的请求。
但三公之一的太尉不可能长时间空缺,王贲的辞呈刚刚批下来,朝臣举荐新太尉的奏章便如雪片一般,迅速堆满了皇帝的书案上。
但这些奏章皇帝一封都没有看,便扫入了垃圾堆里。只是群臣并不知道,确定了让王贲暂离权力中枢的时候,皇帝的使者便已经秘密前往北地,召唤蒙恬归来。
对于大多数的朝臣来说,蒙恬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人物。秦国灭齐之时,蒙恬便率领数万边军参战,立下不少功劳,因此还被皇帝命为内史。本想让其在朝廷权力中枢工作。但因为胡人近年来活动频繁,蒙恬对胡人的习性非常了解,熟悉胡人的战法,为了确保边境安宁,皇帝才派蒙恬驻守北方边塞之地。
不过眼下朝廷也需要精通统筹帷幄的大将在朝,所以深得皇帝信任的蒙恬,被皇帝召回,并不是一件很慢理解的事情。
朝廷的动向,民间也很是关注。不得不说,自从《大秦日报》刊行之后,朝野之间对朝廷政务的关注,也变得热衷起来。比如朝廷在岭南的大军打了胜仗,北边胡人南下又被击退,市坊之间最近又流行什么新玩意等等,都是黔首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为了增加报纸读者的数量,陈胜还在上面进行了,连载的内容自然是他之前为了宣传秦国和打击六国王室的历史了陈胜本人撰写外,还聘请了一大批文人,立下了题材,让其围绕主题写作,除此之外,还广征稿件,重金奖励。重赏之下,咸阳一些破落文人之间很快便兴起了一种叫做“写手”的行业。这写手们无需有雄才大略,只需有一定文笔,可以写出一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内容,便可从报馆里获得丰厚的润笔费。而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陈胜间接为御史府召来了一批“文化打手”,凡是朝野之间有散布关于朝廷的一些不良消息的时候,这些文人便一哄而上,或在报上撰写文章批判辟谣,或在大庭广众之下辩论宣讲,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不在话下。
陈胜私底下把自己纠集起来这一批人称之为“五毛、党”,这个称呼的来历,让御史府里的那些精通古今的老学究们都搞不清楚来历,陈胜对此也不解释,在没有水军的年代,这些五毛们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大秦日报》对王翦老将军的评价非常中肯,王贲对此也非常满意,于是给陈胜送来了请柬,请陈胜过府一晤,当面对陈胜表示谢意。
和别人不一样。王家父子得皇帝宠信数十年,但数十年来,王翦、王贲两人都是异常低调,府邸之中从来便是极少设宴请过朝臣,除了和王翦同辈份的老将军们,即使登门拜访,大多人还是会碰一鼻子灰。
陈胜自然知道,王贲的面子,可不能轻易拂去。虽然王翦已去世,但王家在朝廷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削弱。只要王贲愿意,朝廷的太尉之职,随时都可以复起。除此之外,王贲的儿子王离,目前虽然还没有授官职,但已经继承了祖父王翦武城侯的爵位,连同王贲通武侯,王家依旧还有两个侯爵。王离只要在军中历练两年,在秦国的道路是非常光明的,王家的荣耀可不会轻易褪色。
只是陈胜清楚,王贲在这服丧时期邀请他去做客,显然在时间上有些不妥。倘若没有必要的话,王贲必然不会贸然做出这种违背礼制的事情。
没办法,思前想后一番之后,陈胜还是决定去拜会王贲一番,看看王贲究竟找他有何贵干。
陈胜和王贲没有私交,私怨倒是有一点,初入咸阳那一天,陈胜便动手把王贲的儿子.武城侯王离揍了一顿。当时王翦和王贲不在咸阳,事后也王家也没人找陈胜算帐,此事也不了了之。想来王家之人,也清楚自家的孩子顽劣,所以吃了这哑巴亏也不好发作。
在朝廷大朝会的时候,陈胜倒是见过王贲几面。当然还是远远地看上几眼。御史中丞的官职不小,但和三公之一的太尉的站列还是有些距离的。
“中丞大人,请进,我家大人已经恭候您多时了禁脔。”老管事在门口已经等了陈胜好几刻钟。陈胜来得还算及时,总算没有让上将军府的老管事等太久。老管事心中也是啧啧称奇,他在上将军府当差了数十年,也是头一回见到像陈胜这般姗姗迟来的客人.虽然陈胜出现的时间,恰好是约定的时间里面,但朝廷的其他达官贵人们,若是听到王贲邀请,老早便跑到门口转悠了。
“管事辛苦。劳烦您引路。”陈胜不动声色地往老管事手上塞了一块金币。
“这是小人的本份呐,谢大人赏赐。”老管事笑眯眯地把金币纳入怀中,朝廷的金币,重一两,一金便够小户人家半年的家常开销,这样的阔绰的来客,老管事也不是经常都能够见到的。
上将军府的白幡仍然没有撤尽,不少地方依旧白花花的一片。
老管事走起路来,跟他的年龄根本不成正比。很快便把陈胜引入客厅之中。
王贲的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