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贻害子孙(1/2)
朝中一些文官听得朱棣这番话后,面面相觑之下,一片沉默。
朱权心中好笑,忍不住暗自忖道:这些个腐儒,脑子不够灵光。不过事实胜于雄辩,朱老四跟你们摆事实,讲道理,谁再唧唧歪歪,那就是纯粹的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了。
朱棣冷笑一声,突然说道:“各位大人也都知道吧,昔日元朝之时,蒙古鞑子将人划为四等,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北方汉人第三等,南方汉人第四等。这种自以为高明的法子虽无异于自掘坟墓,但也有极其险恶的用心所在,说穿了乃是一种分化之计。蒙古鞑子虽是兵多将广,无奈其人口数量远远逊于普天之下的汉人,难以控制到这么大一片辽阔的土地。所以他们在废除科举的同时,故意将北方汉人故意置于咱们南方汉人之上。以达到分化后,“以汉制汉”的目的。那些甘愿为异族效力,在元朝中为将为官的汉人,多出自于北方,生活习性受到蒙古人影响的三省人中。而南方的汉人祖祖辈辈深受咱们儒家文化影响,万万不肯给这些异族奴役。故此元末之时,反元的各路势力,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全部来自于南方诸省。各位大人试想一下,若是北方诸省也如南方一般人烟稠密,文风鼎盛,纵是贩夫走卒之辈,也将投降异族视为奇耻大辱,这些异族能轻易打得进来么?不要一股脑儿将守土之责,全部放在了将帅士卒的头上,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朝中如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卓敬这些较有见识的文官,听得燕王朱棣颇有些咄咄逼人的言辞,也是无言以对,暗自汗颜。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不自觉的将抗击异族,沙场征战看做是军旅将帅的分内之事,却从来没有想到儒家文化对于黎民百姓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个层面上去,此时听得朱棣的陈说,朝中生性耿直,以国事为重之辈,都已然隐隐松动,对迁都之举有了另外一番认识。
朱权听得朱棣所言,心中也是大有启发,忖道:不要说这些腐儒了,就是后世数百年之后,很多人说起宋朝来,对于他们当时居于世界顶尖的文化艺术成就,也是津津乐道。这种现象,说穿了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方面的归属感。就让我用南宋亡国之耻,这个殷鉴不远的前车之鉴,来好好给你们这些酸儒们上那么一课,这就叫啥来着?哦,知耻而后勇。
朱元璋眼见朱棣如此言辞,心中大是欣慰,转头看了看朱权,说道:“权儿,说说你的见解吧。”
朱权暗暗想道:好吧,你方唱罢我登场,朱老四表演完了也就轮到我了。一面想一面走出队列来,对朱元璋躬身说道:“儿臣若是光以口述,太过空洞,只怕难以服众,须得另有些手段才成。”
朱元璋闻言皱眉问道:“你想如何?”
朱权笑道:“须得做个试验,才能充分说明道理。”
“试验?这是个什么玩意儿?”朱元璋没好气的问道。
朱权暗自伸了伸舌头,说道:“就是一番看起来有点古怪的举动,还望父皇恕罪。”
朱元璋皱眉沉吟,心中忖道:权儿这小子刁钻古怪,也不知道有什么花样使出来。不管怎么样,能说服这帮书呆子就好。想到这里,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就让朕和列位爱卿看看你有什么古怪的手段。”
朱权听得他同意,忙躬身道:“那儿臣先去殿外取一些物事来。”说完后,疾步走到奉天殿门口,让殿外几个宦官将一些东西搬了进来,放置在两列文武大臣之间的空阔处。
灵域HTtp://92KS/10234/蓝玉眼见这几个宦官竟然端来两盆水,两个燃烧的炭炉,心中已然纳闷,转头再见到朱权手中一个布袋中,两个拳头大小的活物上窜下跳,心中暗暗好笑,暗自忖道:这小子到好像是要以什么玩意儿煮汤一般,也不知道他在搞什么鬼名堂。
朱权吩咐之下,两个宦官将一盆热水,置于炭炉之上。原来先前朱权来到奉天殿门口后,便即严令两个宦官去御厨中取来了火炉和两盆水,在殿外候着。这两个宦官心知宁王殿下也是皇帝甚为看重的王子,也只得遵命照办,一盆热水已然去厨房换了数次,以保持其热度。
朝中一干文武大臣眼见朱权的古怪举动,都是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声,心中甚是不满,碍于方才自己已然当众答应了朱权,也不好出言阻止。
朱权感觉到手中布袋里的两只青蛙还活蹦乱跳,便即转头问一众文臣道:“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那个什么传为千古美谈的“杯酒释兵权”之时,曾经说过什么话?哪位知道?”
东宫伴读黄子澄闻言出列,躬身道:“微臣知晓,赵匡胤昔日曾对他的部将言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地方,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
朱权点了点头,说道:“黄大人好学问,这都能记住了。”
黄子澄微笑道:“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的免去了众将兵权,避免了唐朝之时,各地藩镇割据的隐患,何其高明。”
朱权冷冷哼了一声说道:“高明?他这番话就是鼓励自己的后世子孙和文臣武将们,天下已然太平,大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