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过年(1/2)
张家栋是腊月二十九回的家,第二天便是三十。以前柱子娘活着的时候,都是三十下午先在家里祭了祖宗,然后去张有堂家吃团年饭,吃完饭再带上除夕夜的饺子趁着月色回家。
柱子娘去世了,原本田兰是要带着校去张有堂家过年的,可是张家栋的归来打破了这一安排。上了年纪的人特别看重祭祀之类的老乡俗,昨天分发完礼物张有堂就说:“本来想着兰子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过年太冷清,就让她们到我们这里来搭个伙。不过现在既然柱子回来了,你们三口人再小也是个齐整的家,今年就自己回去过吧,明天天亮以后我让润生把年货给你们送点过去。毕竟是亲家走的第一年,你们也好好准备准备,祭奠一下。兰子去年也料理过过年的事,差不多的东西都知道,要真是有不懂的就骑上自行车过来问一声,也不远。”
张有堂的话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里,当晚姐姐在田兰和张家栋走后就把肉菜米面收拾好了,三十早上又催着姐夫送过来。
姐夫骑着车把上、后座上挂满了各种年货的自行车天刚亮就过来了,跟张家栋两个人把东西一样样的拎进窑里,临走的时候还特别嘱咐:“那个小盆子里是家里现熬好的浆糊,趁着还黏糊赶紧把春联啥的都贴上。”
虽然田兰早早就把家里打扫好了,可猛然间要开火做年夜饭,事情还是不少。做饭帮不上忙,其他的倒是还行,张家栋早上连步也不跑了,带着校用姐夫送来的浆糊,把田兰提前买好的对联、福字、窗花都给贴上了,父子俩跑跑跳跳、嘻嘻闹闹,给平时冷清的小院倒是添了不少人气。
“福倒了,福倒了。”看到张家栋把福字倒过来贴,已经开始读书认字的校大喊。
“不是福倒了,是福到了,过年的福字倒过来贴是让福气到家里来的意思。”张家栋给校普及民俗知识,贴对联的时候还让校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顺便就给教了。
这会儿的春联制作都还比较简单,就是在红纸上用毛笔写一些“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之类的话,红纸的质量也一般,很容易掉色,要是碰上雨雪多的年份,经常正月没过完红纸就褪成粉红色的了。张家栋和校贴完对联,手指头都被染成了红色,还笑嘻嘻的过来要帮田兰做饭,这脏兮兮的手做出来的饭谁敢吃啊,被田兰连喊带说的推出去洗手。就是洗干净回来了,也是被分配个烧火拉风箱的活。
像大部分人家一样三十中午的这顿饭吃得很简单,因为晚上要守岁,吃过饭一家三口睡了会儿午觉,直到金乌西坠才起床。
很多准备工作早上就做好了,起床后田兰只要把该热的热了,该炒的炒了就行。晚饭是摆在柱子娘生前住的那孔窑里的,带着一种全家一起陪她过年的意思。正式开饭前先由张家栋带着校拜了柱子娘的遗像和祖宗的牌位,那些牌位都是柱子爹还有柱子娘娘家人的,前些年闹破四旧,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柱子娘才会把这些牌位拿出来拜拜,拜完了又赶快放回箱子里。
张家栋是成长于红旗下的革命战士,让他给母亲的遗像放祭品、磕头下拜,他没有二话。可对着那些木牌牌,他心里就有点不得劲,田兰告诉他自从她来了张家,每年过年都会看婆婆拜这些牌位,拜的时候还总是念念有词,说这是替他拜的,让祖宗们保佑他在外面平平安安。张家栋听后,带着一种延续传统的仪式感领着校拜了祖宗。
去年过年因为知道婆婆将不久于人事,三十祭祀格外用心,当时柱子娘还对田兰说:“你们年轻人不懂这些,兰子你好好看着我和润叶娘是怎么准备的,等明年这个时候你也照样子给我准备。”
看着照片上含笑的婆婆,田兰想到了她的话,眼泪不自觉的就下来了。大过年的不兴哭,她有快速的抹去脸上的泪水,对张家栋说:“哥,祖宗吃过了,该咱们吃饭了。”
“等一下。”张家栋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摆在家里的老柜上,对校说“校,中间的这个是你的亲生父亲,你给他磕个头吧。”
孩子还小,刚才的一连串磕头下拜已经搞得他晕头转向,老老实实的跪下又站起来,然后说:“还要跪吗?我饿了,能不能先吃饭。”
“行了,先跟你妈到炕上坐着去,爸马上就来。”张家栋替校拍拍身上的灰,自己却在照片前又站了一会儿。
这和他当初给周光辉家的那张照片是同一张底片洗出来的,照片上顾成海在中间,周光辉在左边,他在右边,这是一个战地记者帮他们拍的,战后给他寄来了一张,那张被他留给盼盼做了念想。领养校后,他曾试图找出一张连长的照片给校,可是翻遍了连长的遗物却一无所得,幸好最近在广州学习的时候,偶然间碰上了那个战地记者。听了他的讲述,战地记者回去翻箱倒柜,把照片的底片找出来,冲印了几张连着底片一起送给了他。
田兰摆好碗筷、倒好酒,看张家栋依然站在那发呆,走过去轻轻地握住他的手:“今天是除夕,辞旧迎新,以前的人和事放在心底就行,校还等着呢,咱们吃饭吧。”
如果说中国人对1983年春节记忆最深的事是什么,那肯定是中央电视台的那场春节联欢晚会了,它是我们过年看春晚习惯的开端。当然1983年,电视机还是奢侈品,买得起的人还很少,看惯了液晶大屏的田兰对总是飘雪花的十四寸汹白没有兴趣,再加上也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