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绛玉珠(黛玉同人)》

零点看书网(00ks.cc)

首页 >> 绛玉珠(黛玉同人) () >> 第4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cc/71285/

第4章(2/2)

度角抬起一张精致的萝莉小脸,一双大眼呈星星状,对着贾夫子羞涩一瞥。复又赶紧低下头去,轻声接道:“此事未曾禀明夫子,冒犯夫子之处,还请夫子责罚。”

贾夫子不愧奸雄之名,其时行止脸色,不露分毫(1)。只是自那以后,传道授业,更是日渐严厉,窗课批复,时有长评(嘻嘻,我也要长评)。黛玉见之,即知这事成了一半。那几日喜跃之情,溢于言表。在内宅里哄得父母十分高兴。却仍记得在夫子面前,谨言谨行。反正素日已是习惯了的,并不觉十分难受。

未过多久,母亲就得急病。黛玉原知与贾夫子的师徒缘份,只得一年有余。虽然又开始忧心母亲的病症,但想到终是在这之前搞定了贾夫子,也算是放下了大石。只要在父亲举荐贾夫子之时,再向父亲提示一二,贾夫子这桩公案,就能暂且做个了结了。

前事叙毕,再回今朝。

贾夫子考较了黛玉过往的功课,发觉虽是两月未见,黛玉却未有稍怠,不仅旧课温习得十分精熟,还备了点新书,于是甚感满意。再看两个伴读,虽是愚钝之资,却也略有进步,知是黛玉督导有方。更是连连点头。难得表扬了黛玉几句,黛玉早已起身侧立,一时听了教诲。称谢不已。

待得课散,师徒两人均满意而归。

过了午后,孙姨娘使了丫环特来告之,她欲打发人往二门外,请贾府来的管事周瑞进来说话,问姑娘可有兴趣去听听闲话,打发下日子。

黛玉哪有不去之理。逐起身整理仪容。王嬷嬷听着是外人,虽是外祖母家的管事,但也是男客,遣了两个婆子去头里看着,免得冲撞了。待黛玉吃过药,略歇了歇,由王嬷嬷亲自陪着,带了个小丫头,再踏蘅芳阁。

yy红楼:

(1)贾夫子现形记

贾夫子,进士出身,搁现在,怎么也要算博士后吧。以如此高的学历,去教一个六岁的小孩识字。就算各国目前再重视教育,这小学教师的文凭,也没有能比得过这位的。这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之类的词,是怎么用在贾夫子身上都不为过的。黛玉是幸福了,但夫子为生活所迫,干上这份工作,绝谈不上工作愉快。所以原著里写他“十分省力,正好养病”,此乃自嘲之句也。现如今,却发现这女学生天资聪颖(没办法,穿来的),尊师重道。这不平之气,渐渐被好为人师的心情所替代(此为黛玉第一步也)。待发现这学生将自己的一字一句,都视若珍宝之时,虽说有点被崇拜的虚荣心,但又想,小小孩童,哪里就能理解一个博士后的真知灼见,不过是女孩子家,心细手巧而已。待到黛玉真真说出一番道理,又比出“程门立雪”一词,将他与理学大家程颐放在了一处,细细体会平日林如海相待之情(上章yy过),立时就对林如海生出些高山流水的感觉来,再听着黛玉之意,竟是要将此册长存留念。自思将来,许还有传于儿女之意。这么想来,他贾雨村之言,竟能流传于一王候世家,成传世之作,后世不知多少贵族,将从他之言。再则想:他未曾闻达之时,能得娇杏回顾之情,已属不易;如今官场失意之际,竟又能得如此佳徒,敬仰之心。贾夫子再是奸雄,也还是文人,此时不能不飘飘然地,接了黛玉这颗沁人心肺的马屁。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

1、“程门立雪”

此典故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 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四贤之中的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杨时以程门立雪求道被传为千古佳话。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程颐(1033~1107),理学家和教育家。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北宋洛阳人。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元丰五年,建伊皋书院,讲学其中几达20年。《宋史》称他“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指南,而达于‘六经’”。


状态提示: 第4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