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出逃(1/2)
11月11日,在1994年以后的韩国,这个日子将会是无法被说出口的日期。
比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所谓大萧条更加彻底而绝望的经济危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降临了韩国。
没有丁点的所谓技术走势,没有机构发布金融预警,没有任何征兆显示韩国的经济会在一天之内面临总崩溃。
但它就是发生了。
当11月11日韩国股市开市,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一天只是如同古往今来那千万个日夜中普通一天的时候。
忽然之间,所有韩国股市的股票全部开始下跌。韩国股指在一分钟之内,跌去了它总值的十分之一,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韩国股市是没有跌停制度的,更多的股票被抛售到了市场上。这其中有韩国的经济支柱大宇集团和现代集团的股票,在平日里可是千金难求。然而如今明显呈现出主力出逃态势,大量的抛盘竟然将以往割之不绝的散户资金池都清空了不止一遍。
由此出现的连带效应,导致三星、lg和sk等财团的股票,也跟着一泻千里。
有五大财团领衔主跌,韩国股市的股票顿时全线飘红。股指的暴跌迅速扩散到期货市场,韩元期货在下跌的同时,韩国地产证券的几个主力基金也迅速传出爆仓清盘的消息。
然后紧接着就是黄金期货拉出了一条摸到天上的大阳线,成为了如今韩国金融市场上唯一的避风港。然而问题是韩国黄金市场容量有限,根本只是看着好看,却想买也买不到。
不过韩国这场金融危机倒是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1992年,韩国刚刚完成金融市场的电子化改造,从过去的人工喊单全面进化到了电子交易时代。而也是托了电子交易的“福”,以毫秒为单位进行的交易过程中,根本没有给人类用来反应的机会,就将事态发展到了无可挽回的阶段。
韩国三大金融市场,总市值280万亿韩元的财富,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蒸发掉了一个零头。在跌破200万亿韩元规模之后,韩国金融市场才终于暂停了这可怕的态势。
并非是韩国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什么强力的支撑,而是电子交易平台因为处理量过高而崩溃,成可谓是福祸相依,让人不由得感叹命运的神奇。
当然,究竟是否因为电脑系统崩溃而导致了短暂闭市,这就恐怕是笔糊涂账了。
电子系统崩溃导致一整个上午都无法交易,但这并没有挽救或者缓解韩国金融市场的命运。到了下午之后,各方压力齐聚之下,青瓦台只好宣布电子系统重新上线,下午准时开盘。
韩国总统金泳三借着这短暂的时机,尽力做了所有的补救措施。包括向imf申请援助、公开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国家银行提供超额信贷,向美联储申请动用储备黄金,甚至是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但很可惜的是,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imf拒绝了韩国的援助申请,因为在可以预见的五到十年里,韩国经济恐怕都无法恢复。
而实际上韩国如今面临的,是在东北亚地区全面的产业竞争。除非韩国发展出新的、无可替代的支柱产业,否则韩国人均收入就必须被压低到1993年中国东北地区水平,才会重新拥有相当的竞争力。
但问题是中国东北有十二亿人口的市场,而韩国的产品又要销售到哪里去呢?
公开的电视讲话倒是有些作用,全国各地都有国民拿着自己一辈子攒下来的黄金和美元,主动到银行去换成韩元。韩国人有这样哪样的问题,但这一点却是不可否认的。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也能打出一片天的小国,韩国这些年来对民族主义的强化确实是有效果的。
至于说国家银行主动放水、美联储的储备黄金,这就纯粹是金泳三想的多了。因为韩国银行作为韩国的央行,它本身竟然不是一个独立机构,而是受韩国财政部领导的下属机构。韩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崩溃,本身就是从韩国银行开始的。韩国银行的账户里除了一堆到期的债券,根本一个子的美元都拿不出来。至于说提高利率、提高拆借限制等手段……以韩国市场的规模,这只是给国际炒家们增加了一些麻烦而已,根本改变不了根本状态。
至于说美联储的黄金,你以为门上写着korea就是韩国的财产了?开什么玩笑。
当然,如果金泳三能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那么确实仍有机会阻止韩国的崩溃。
原因是这样的,韩国五大财团通过开城工业区向中国转移资本,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不足以完成整个交易。只能说双方刚刚完成了表面上的手续部分,韩国资本进入中国之后成为了中国一些合资企业的名义股东。
而他们获得股份的方式,则是要以后续从韩国收购大量的技术、设备和物资来进行抵换。这是怎么实现的呢?首先是与中国企业在开城工业区成立合资企业,然后签署一系列的出口订单。再用这些订单向韩国的商业银行申请承兑汇票贴现,拿着贴现的资金购买黄金和美元等硬通货——当然,暂时来说人民币也可以算是硬通货,等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从韩国以极低的价格采购这部分订单,然后交付货物换取人民币,完成合资企业注资。
一旦韩国进入紧急状态,那么后续这部分产业转移必然无法实现。如果金泳三能够将这笔金融黑幕查个清楚,五大财团一个也跑不了,全都得被国民们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