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仙道何凭?(2/3)
从外界转移到自身;闭塞其兑,筑固灵株。此段是方法,闭塞其兑,就是收敛耳目。灵株,既指这个色身驱体,也指仙胎。”“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这段是应用。三光陆沉,即日月星,这里指潜藏精气神。子珠,指元神,本源精神,也是超脱的依凭。视之不见,近而易求,是说元神无形无质,平时难以发现,但静定时就在眼前。总的来讲,这句就是闭塞其兑后的效果体现。”
“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就是功效,内以养己后达到的效果;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在安静虚无的状态下内养。用你容易理解的话说,就是要求关闭一切应用软件,要求合理利用电量和流量。”
“人的自性,本来蕴藏着无限可能。柴陵郁师悟道诗云: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说的就是这个。明珠,指清净光明、圆润无瑕的自性。尘劳关锁,说自性被五蕴六根各式烦恼尘劳遮掩住了,但却丝毫不减它的清净的本质,修炼后,就会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超凡脱俗,从世俗的贪嗔痴爱无名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最真实的永久的清净光明安乐自在…”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老本行,魔僧毕竟出生禅宗,虽是传授道法,但说着说着的,又谈起了禅宗的心性。
说起老本行,魔僧那是滔滔不绝。王平觉得有些跑题,忍不住就插了一嘴:“咱们不是讲丹道么?大师您怎么说着说着,又谈起这个了?”
魔僧谈得兴起,被打断了,有些不悦,斥道:“你懂什么?既是讲道,自然要追源溯流,从超脱的源头说起。这人皆是血肉之躯,一介凡胎**,凭什么就能超脱俗流,成佛作祖?这凭据就在这自性上!”
“禅家说的自性,就是道家说的元神,儒家说的本能良知。虽然名目不同,但超脱的依凭,都是这个。儒谈中庸,佛说寂灭,老言清净,道说练养。或明心见性,或察心观心,或动心忍性,种种手段,目的,都在于发现此无生无灭,圆满无暇的自性。自性虽圆满无暇,但却被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五蕴六根的尘劳沾染,蒙昧颠倒。佛法,道法,儒法。或参禅打坐,或调神炼丹,或格物致知,修齐治平。成佛,成仙,成圣,种种方法,都是教人消除尘劳污垢,找到这个超凡脱俗,长生久视的依凭。”
“所以,神秀师才说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听到这里,王平就是一愣,忍不住就问道:“不是本来无一物么,怎么又常常勤拂拭起来了?”
魔僧反问道:“不通过种种教法来常常勤拂拭,又如何知道本来无一物?虽然张紫阳说过:若悟圆通,顿超彼岸。但世人根器,却是中平居多。如慧能那般上根利器者,万中无一。所以还需要种种教法,让学人常常勤拂拭。”
说罢,又细说拂拭之道。
“这人啊,就是通过五蕴六根来观察认识外界。一来,清净自性渐渐被各种后天信息污染,不复先天的神奥。二来,这精气神也日渐消耗掉了。目之所视,耳之所闻,收集信息后在大脑分析归纳,都会产生消耗。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目眩神迷之类,就是说的这个。说白了,如果把人比喻成手机,这五蕴六根,就是消耗流量的软件。其中,眼耳二根,更是消耗大户。人类观察外界,主要就是用这两个…”
“所以,参同契才说内照形躯,闭塞其兑。就是要求收视返听,双目垂帘,内视丹田,注意力集中在自家的呼吸上,专注听息。当然,初学阶段不可能真个内视返听,不然,就是****眼和蝙蝠耳朵了。异能,则更消耗精力。这里也就说这么一个意思,说白了,还是要求把注意力由外界转向自身。”
“摄心静坐,在此闭塞其兑,收视反听的状态下日日锻炼,久之,这念头就和气息打成一片,浑然一体,再也不分彼此。此即老头客厅里挂的那副字形容的境界:心静气定,心忘气凝,心气混一。到达此境界后,继续用功坚持下去,终有一天突然就会气息心空,明心见性。五蕴六根之类的一切感受都消失了,突然就发现自己那晶莹剔透的心体,找到自己的元神。找到超脱的依凭,然后就在这依凭上下功夫,养护壮大,也就是所谓的圣胎结成。”
随后,魔僧还提点了一句,叮嘱王平勿要要去追求什么神通
“总之,奠基期间最重积蓄,近人追求奇异,喜谈外气作用,未等精元饱满,就追求什么运转周天,开天眼什么的。还美其名曰啥米特异功能,开发智慧啥的。诸如此类,皆因为不明此理,故而才本末倒置。却不知一切神通,皆是本性智慧外照之力,人体自有生理器官功能之衍伸放大也,皮毛而已。”
“内炼是本,外用是末,身内三宝充足,身外自发辉光,尤之电源充足,电灯自然朗照。元气未足之前,贸然追求什么周天河车运转,就是鼎中若无真种子,犹如无水煮空铛,适得其反,未得神通不说,反而先把自己搞神经了。却不知修炼达到高级境界后,先天潜力大幅开发,这神通自然不求自得。”
“所以在奠基初期,要求积蓄积蓄再积蓄,绝对禁止浪用精神,去追求什么神通异能,免得圣胎难结,或结之不壮不圆,功亏一篑。必须达到老衲先前讲的元气日充,元神日旺,气足神完,身体恢复到理想的健康状态,并进行下一步修炼后,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