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旌旗向南指、烽火连天中(1/2)
继征倭战争后时隔一年半,东海国又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即吞并清理高丽的战争。战争计划由总参司所起草、傅宁批复、军务司执行、东海国全面配合;总的计划是控制鸭绿江席卷南下;傅宁特别批示:“占其地、清其民、永据其土!留五十万精壮押往吕宋开采铁矿,其余一个不留!”。
战争的后勤大本营设置在鸡笼厅,总负责人为总参司副司长赵丰瑞;战争的执行大本营设置在旅顺厅,总负责人为田彦武。也就是说这次战争的总后勤在琉求岛,战争节奏和具体执行权在旅顺厅。
军务司参照傅宁的意见下达了战略计划;海军部负责后勤及兵力运送,陆战第十师登陆光州、陆战第四师登陆釜山,两师不作运动,只负责牵制高丽国南部兵力;真正的战场由田彦武的陆军部八个师登陆鸭绿江,沿丹东对岸的义州府、向东展开,线性向南稳步推进;三个重装师轻松的沿义州府、东林、北清州、安州推向平壤、海州方向,其余五个轻装野战师先向东部山区清剿运动、而后从东部江界、惠山、清津而后南推向咸兴、元山方向;从而完成把土著清除和赶出山区的行动,实现土著人口向南部的恐慌性迁移。把土著人口赶到南部地区实现战略性包围后就好办了,到时候抓捕精壮、清理多余人口的工作就方便多了。
吞并清理倭国的时候是琉求的步枪对着倭人的竹枪,花费了一年时间才完成对四岛的全面清理;但是高丽不一样,北部都是山区,清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傅宁提议的计划是先梳一遍,再扫一遍,最后再清一遍。也就是说第一遍是攻占并清理城池里人口,像梳头一样梳一遍;然后清扫周边的人口集中区,最后才是进山了清理剩余人口。花费三五个月时间把鸭绿江和汉江之间的土著基本清理完毕后才是野战师的全部南下扫平半岛南部地区。当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基本清理完土著后将向半岛移民汉民,免费分发土地、永据其土。
在战略上傅宁喜欢用阳谋,堂堂正正的“砍上三路”,大军压顶、清理人口、然后大量移汉民开发,使对方无从反抗,而后逐渐消失。
冷兵器在面对近现代重火力时战斗里基本就是零,尽管东海国的陆军部野战师只能算是近代化军队,但清理起高丽人时依旧是秋风扫落叶一样,除了后勤和山区行军外毫无其它压力,推进的异常轻松;因为不用甄别对方,只要不是东海**装和旗帜、见人只管开枪清理就是了;唯一遗憾的是弹药的消耗量太大,总计八个月的行动中消耗了约一点三亿发子弹和四万发各式炮弹。
野战一二三师走的是西路南下,走的最是轻松,一天破城两三天清理,然后留下一个团继续清剿驻防,时间基本都是花在了行军和清理俘虏上了。八月发起的战争行动,十月份野战第一师和第二师两个团就已经推进到汉江北岸驻扎了;然后没有再南下,而是开始大规模梳理清剿沿途两侧的山区;因为这时野战第八师才刚清扫完清津南下、野战第六师还没有到咸兴呢;所以现在军队的工作就是清扫汉江以北。
战争是血腥的事情,所以东海国对新兵和老兵的区分就是看其上没上过战场、杀没杀过异族。陆战部所辖的十个陆战师都是参加过对土著的清理行动,都是见过血的老兵,所以他们不是这次高丽战争的主力,主力是陆军部所辖的八个野战师,他们才是清理高丽土著的主力,需要通过这次行动成长为老兵,以便能承担后继的、更多的大型军事行动,因为高丽战事结束后傅宁是准备连着展开渤海国战事的,甚至可能会发生与大英朝的战事。
清理山区土著要远远比清理平原土著耗费更多的时间,从八月到十二月,历经近半年时间军队才清理完鸭绿江与汉江之间的土著人口,把所有高丽人全圈在南部。
大英朝对高丽半岛的官方称呼为“朝鲜国”,但是傅宁喜欢称那里为高丽,所以东海国的官方一律都是称那里为高丽国。高丽国即是高丽半岛,通过鸭绿江和图们江与渤海国交界,举国总计为近两千万人口。这是情报司近年的调查资料,情报司的资料显示,大英朝乾平二十年(1719年)高丽国贡大英朝国书中曾言、“朝鲜官民千八百万、具奉天朝上国!”,这就说明当时高丽国最少有一千八百万人,加上隐匿的土著人口、隶属大英朝的汉民、商人等等,高丽半岛的总人口数量实际上是要超过两千万的。旅顺厅陆军部大本营田彦武于年底上报琉求的工作报告中说已经清理掉土著三百余万人,其余土著已经被野战师赶向汉江以南;粗略的算会以为半岛南部还有一千七百万左右高丽人,实际上则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为一七二三年约有两百万高丽汉人被东海国买去开发瀛洲四岛了,加之一七二四年上半年东海国对高丽周边海域的清理、一七二四年下半年东海国对高丽北方的清理,所以现在的高丽南部理论上应该有一千五百万人左右;但这也只是理论上,因为战争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在战场,而是在战场之外。
战争所引发的次生灾难远远要比战场上造成的损失要大的多,饥饿、迁移、疾病、战乱、等等,都迅速的消耗着高丽的人口数量,田彦武现在预估的、高丽南部大约还有一千万人,傅宁对此是赞同的,因为剩下的六百万高丽人可能已经被“战乱”所抹平了。
这年农历的春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