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197章 小品(1/2)
在饭局上介绍人很有讲究,介绍过后就能让在座的大体上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对王钟军的介绍,包含了以下的信息,这个人有国外生活的背景,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在部队上有关系,和我的交情不错。
能出国说明此人有门路,部队上有关系说明此人有后台。
这么一说,无形中就抬高了王钟军的身份,出过国的人和大院子弟这两点都会引起重视,至少不会被人看轻。
大家客套的和王钟军打招呼,第一次见面不可能那么热情,这点架子还是要摆的。
林子轩和王钟军交换了名片,对这人挺有兴趣。
“这是林总,京城影视圈里响当当的人物,制作过多部热播的电视剧,你在国外不知道,只要林总愿意帮衬,你的生意就不用愁了。”负责引荐王钟军的人热情的说道。
在这场饭局里,林子轩算是主要人物之一,这么说有点夸张了,在京城里这叫做捧人。
“林总,以后可要多多照顾啊。”王钟军诚恳道。
“大家互相帮忙,王总的广告公司主要做那方面的业务?”林子轩询问道。
“我在美国呆了五年,刚回来,还不熟悉国内的行情,准备先做份广告杂志,看看效果,林总要是有好门路一定要介绍给我,我可是求之不得。”王钟军回应道。
王钟军以前当过兵,后来在出版社做美术设计,五年前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读传媒专业。
这次回国创业,他想借鉴美国的广告模式,办一份广告杂志,把杂志邮寄到京城的大使馆和各大酒店,住在这些地方的人都有很强的消费能力。
这就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投放广告,比那些胡乱做广告的人更为专业。
“林总到美国拍过电视剧,就是那部《京城人在纽约》,你们兴许在纽约还见过呢。”旁边那人活跃气氛道。
“那部剧我知道,前些日子在美国播出的时候很受欢迎,没想到是林总拍的,可惜当时没有遇到林总,要不然咱们早就认识了。”王钟军一脸遗憾道。
“我们住在长岛的一座小镇上,离纽约市中心还远着呢,纽约太大了。”林子轩感叹道。
“我那时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租房子,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忙的晕头转向,林总的电视剧拍的真好,我就是看了那部剧才想要回国的。”王钟军称赞道。
王钟军很会找话题,和林子轩谈起了国外的生活,还夸赞了林子轩一番。
无论这些话是真是假,总不会让人厌烦。
在饭局上,王钟军应对得体,说话喝酒都很爽快,懂得分寸。
林子轩看得出王钟军算是被这个圈子给接纳了,不过这个圈子在京城演艺圈属于二流,只能说是进入演艺圈的门槛而已。
真正那些顶尖的圈子,林子轩同样进不去。
吃完饭,他开车去接慕姗姗。
慕姗姗自从答应了主持春晚后,明显忙碌起来,不再准时上下班,需要配合春晚节目组的时间表,每一年的春晚都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演员们为了上春晚辛苦的准备节目,然而春晚的节目时长有限,不可能每个节目都能上。
就算在最后的彩排阶段,也会有节目被刷下来。
来到华国电视台,林子轩在一旁等着,慕姗姗还没有忙完,他在慕姗姗的桌子上看到了一份尚未确定的节目单。
这时候春晚节目组刚开始对节目进行初选,还没有进入复选阶段。
林子轩的心头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可以给《炊事班的故事》里那几位演员写一个小品,让他们上春晚表演节目。
这个小品很简单,是说在除夕夜,六名驻守在偏远小岛上的炊事班战士没办法回家过年,只能打电话给家人拜年,而且每人只有五分钟的时间。
话题就在这五分钟的电话上,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电话还会串线,打错电话。
这个小品反映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对家庭,对国家的热爱,非常的正能量。
林子轩写这个小品是为了给电视剧打前站。
如果这个小品能登上春晚的舞台,那么《炊事班的故事》拍出来后审查就会宽松的多,要是这个小品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说明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也可以适当的喜剧化。
这么做不仅能增加电视剧的成功率,还能提前做宣传,一举两得的事儿。
他趴在慕姗姗的桌子上,按照脑海里的记忆开始写起小品的剧本。
“你在干嘛呢?”慕姗姗忙完,看到林子轩的模样,奇怪道。
“我在写小品,要上春晚。”林子轩底气十足的说道。
这么正能量的小品要是不能上春晚,那就太没有天理了。
再说,每年春晚对部队选送的节目都会照顾有加,轻易不会刷掉,这是个原则问题。
空政中心属于部队单位,一旦把这个小品送到春晚节目组,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我看看你写的什么?”慕姗姗好奇道。
拿起林子轩写的稿纸,慕姗姗看了起来,小品的名字很普通,叫做《打电话》。
整个小品的质量很高,也很感人,通过除夕夜的一通通电话联系到华国的千家万户,也联系起了部队和百姓,展现了军民鱼水情。
慕姗姗对林子轩写出这样的小品并不惊讶,她惊讶的是下面还有一首歌曲。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么?现在工作很忙么,身体好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