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时代之1983》

零点看书网(00ks.cc)

首页 >> 大时代之1983 () >> 第231章 调频106.1兆赫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cc/77812/

第231章 调频106.1兆赫(1/2)

1984年10月2日,戈文果不其然在《人民日报》的第二版看到了“小平您好”这幅照片。r?an .?r?a?n??e?n?`o?r g?

小平您好,一句最简单的问候却发自人们的肺腑,这是这个时代的呼声,也是此时老百姓共同的内心。因此,尽管它转瞬即逝,却从此铭记在人们的心中,镌刻在历史的长廊中。

因为巴老的缘故,戈文也认识一些人民日报报社的编辑,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后,戈文立刻给一个认识的人民日报编辑打过去电话,并经过一番波折联系上了拍了这张照片的人民日报摄影部记者王东。

电话里,戈文向王东表示了祝贺,称赞他拍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这张照片具有巨大的时代代表性,一方面表达了人民对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的认同,另一方面却也展示出大学生们人性的觉醒平等、思想的萌发。

挂了电话的戈文心中其实也有一丝懊恼。昨天的阅兵,他也带了照相机,可是却被告知除了电视台和报社等官方媒体,其余人一律不准拍照。他懊恼倒不是嫉妒王东,而是对不能亲自记录昨天国庆阅兵那壮观的景象的失望。

话说王东挂了电话后,倒是有点晕晕乎乎。

戈文是谁,王东当然知道,只是没料到戈文竟然给他打电话。电话里,戈文对他一顿猛夸,还预言他所拍的“小平您好”那张照片有极具新闻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会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这让他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昨天晚上在人民日报报社做版时。编辑们都还对是不是发表这张照片心存疑虑。毕竟在没有领会上级领导精神的情况下。贸然发这张照片需要担很大的风险。

昨天晚上,王东亲眼看着他这张照片被一版编辑拿起来又放下,三版和四版编辑也将这张照片挑了出来,想了想,也又放了回去。最后《人民日报》国庆摄影专版选定的关于学生游行的照片不是高举“祖国万岁!”“我有一颗中国心”之类的标语就是甩动花环笑脸盎然。最后要不是第二版需要一张照片来搭配文字,并选了自己的照片,恐怕“小平您好”这张照片根本就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

这张照片会引起轰动吗?王东心存疑虑。

很快,事实却证明了戈文的远见。

接下来的几天。针对“小平您好”的评论越来越多,寄往《人民日报》的群众来信关于“小平您好”足足好几麻袋,上级领导也下达了嘉奖令,而新华社立即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小平您好”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小平您好”这张照片更是获得了当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奖。接下来的好多年,《小平您好》更成了王东的名字,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刊物使用这张照片,仅《人民日报》便刊发过7次,后世中华世纪坛甚至还据此做成了浮雕。

多年以后王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戈文当年的这通电话还大为感慨。当年在很多人都对“小平您好”感觉避讳不言时。戈文是第一个向他表示祝贺的人,而且他预言了“小平您好”的历史价值。事实也正如戈文说的那样成为现实。

“说邓公是那个时代的标记,其实戈文也是那个年代的符号啊!”躺在摇椅上头发花白的王东对着凤凰卫视的摄像头,一脸认真的说道。

此为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且说,戈文参加完国庆阅兵后,却暂时在北京落下脚来。

上海的杂事早已处理完毕,戈文又从《收货》杂志社辞职,照顾巴老的工作也由巴老的女儿李小林林姐接任,戈文一身轻松。到了北京,却是不着急返回上海,自然要好好的看一看这个年代的京城。

再说到了北京,那也必须拜访一些文化界的老前辈,这可是戈文来北京前,巴老亲自叮嘱过的。既然要拜访老前辈,那他的一些朋友自然也不能落下。

话说,当初他刚穿越到这个年代,因为是个黑户,才没敢来前辈子打拼多年的京城,现在身份已经洗白,自然想在这个政治文化中心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印记。

现在戈文的临时住所在一个三联书店的编辑家中。知道戈文要来北京,和戈文一直合作很好的《阅读》杂志社总编辑土长申联系了总部三联书店的老领导,然后便帮戈文在北京安下了家。

不过,寄居在他人家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戈文已经打算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作为京城的落脚地。前世,他虽然在北京打拼了多年,却一直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不得不说是他心中的一大遗憾。现在既然有机会了,自然要趁着热乎劲把这事办了。

所有这些事,都千头万绪,戈文却并没有着急。这不,看完阅兵的第三天,戈文便独自一人在北京城溜达了起来。

80年代的老北京和后世截然不同。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城门楼子还依然健在。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大街上叫卖糖葫芦和老冰棍的小贩中气十足。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大街上马车和公交车并行不悖。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胡同口坐着居委会大妈袖口上都别着红袖标。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公园里,跳个舞被认为是不雅,公园管理员骑着个自行车到处追赶。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大多数家里用的都是煤油炉做饭,石油商店门前排队买没有的群众就是一道时代的景观。

这个年代的老北京,家具店里两百元的大衣柜往往有价无市。

这个年代的

状态提示: 第231章 调频106.1兆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