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画上荷花和尚画(1/2)
兰若亦笑了笑起身,说道。
“臣妾这个对联也不是自己想出的,同样是还没进宫时,在庙里看见的,众位听好了。”
孙含子撇撇嘴,这不是抄袭自己吗?
“上联是这样的:画上荷花和尚画,大家可有下联?”
风璕等人一听觉得这么简单,但是仔细一辨别就发现了,里面的奥秘。
这是兰若亦偶然看到个帖子说:“画上荷花和尚画”是个唐伯虎出的千古绝对,初看,挺难的。因为它倒过来读还是“画上荷花和尚画”,而且第一个字“画”,第四个字“花”,都是名词,最后一个字“画”是动词,而且这三个字的音都是“hua”,这就挺难了。
“这画上荷花和尚画?正反都一样,真是妙啊!”兰父也是个文科,对这些儿个诗词歌赋还是挺喜欢的,一听这个决定非常的厉害啊。
风璕也听着这个很是感兴趣啊,如此绝妙的句子却是能让人很是有挑战性。
大家都不吃饭了,苦思冥想,一定要想出来个什么...........
兰若亦坐在那里悠闲悠闲的,要说也不是没有下联,这里面是有个故事的。
相传,有一天,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并把他请入方丈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地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
“书临汉墨翰林书”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
所以说在后世,是有人对上了这个对联。
兰若亦有心想要给风璕放放水,就偷偷用碳素笔些了个条递给风璕。
风璕一直在纠结,一会儿欣喜,一会儿又摇摇头,感觉怎样都不对。
这时旁边有只小手戳了戳自己,低头看过去,竟然是惜儿这个小不点。
真想说话,就看见惜儿对自己比了个嘘的手势,然后很是偷摸摸的把一张纸条放在了自己的手里,然后风璕就看着小不点从桌子底下钻了回去。
让风璕只是哭笑不得。
打开手里的纸条,看见上面写儿字,马上就看向了亦儿,看着她正给惜儿喂吃的,故意不看自己。
这是小女人给自己放水呢?她不是说这是千古绝对吗?怎么会有答案。
这个小女人也是心眼够多的啊~
既然把答案给了自己,上边还写着无人知晓,那就是说这是她想出来的?
准备把这个风头让给自己?
风璕想了想,自己也不是迂腐之人,这演戏要演全套嘛,就在桌子上写写画画的,突然拍了下桌子说道。
“朕想出来个还算不错的下联,说给大家听听。”
大家自然很给面子,抬头看着他,很是认真。
“这下联嘛,就是:书临汉墨翰林书。”
兰父是第一个默念的,然后眼睛一亮。
“不错,书和画很是对应,刚好也可以当动名词,而且正反读都一个意思!皇上真是才貌双全啊!”
孙含之刚才也在想,觉得这等绝联肯定是没有下联了,太绝了,没想到皇上竟然答上来了。
心里这股子的崇拜之意啊,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
“皇上果然是真龙天子,如此千古绝句都能被皇上轻易答了上来,有吾皇如此,天下何以不太平!江山何以不壮大!”
这是孙将军的豪言壮志,因为他是个武官,对这些儿文人的东西,本来就不感冒,也不会。
这对出来好不好不知道,只要对上,自己就能说上一两句。
“哈哈哈哈,无非不过一副对联,这扯到千秋万代上,真是有点儿夸张了,不过在这样的节日里能有这样的吉利话,也是不错的。”
风璕虽然知道孙将军在恭维自己,但是听到这样的话,心情非常的开心。
………………………….......................................
这顿饭就以这样的结尾结束了,还算不错了。
兰若亦几行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悠悠月色,心情很是舒服。
这让自己想起了前世看过的孙荪的《云赋》。
那个月牙儿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院中有点小风,带着南边的花香,把柳条的影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