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昔日奴今朝主(上)(2/3)
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政的多个军阀集团,各部无法提供出准确的伤亡数字。我军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统计。机密:此役中,圣罗曼联合帝国陆军前锋部队,新编第二十二独立步兵师(b85型编制型师,标准化编制)在萨姆拉尔遭帝国军窝儿察布部队包围,该部被歼灭,赶来救援该部的新编第12军n36师来援途中遭帝国军伏击,也被歼灭。我军公开的宣传材料和档案称:上述两部在战斗中损失过大,战后撤编。
战役背景
圣罗曼-圣苏尼娅联合帝国方面:为了捍卫已有的胜利果实,确保吞下的塔斯曼帝国原领土顺利消化,凯撒议长提议全力支援亲我国的北亚森斯坦军队并对仍保持着强大军力的塔斯曼帝国发起致命一击。该项提议在议会获得一致通过。未达成武装干涉目的,我军(圣罗曼联合帝国军)计划组织控制区内的四十三个由原帝国军部队改建的新编师,十六个我军原西南边境军区野战师,外加大批来自原帝国军起义者的补充部队,共计一百二十余万精锐部队以志愿军名义成建制加入北方起义军战斗序列,这些计划拉上去的部队中不乏我军老牌主力师。b96年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第一批“志愿军”进入亚森斯坦境内,立即被部署到了前线。8月10日,我圣罗曼-圣苏尼娅联合帝国军在亚森斯坦地区发起了代号为风暴的军事进攻行动,随之展开的一系列战役行动将我国宿敌塔斯曼帝国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起义军方面:各方起义军指挥官或控制人一致认为我军的大规模参战将直接造成塔斯曼帝国灭亡。“帝国国库中有上千吨黄金,近万吨白银”的传言令这些起义军土皇帝们做起了发财梦,还有相当一部分起义军想要攻入塔斯曼的本族人聚居区,为祖先报仇为本民族雪耻。很多起义军武装趁此时机拉起大旗扩张队伍,有的甚至几天内兵员数量增加了一倍。8月中旬起,各路起义军出于利益和仇恨等原因,纷纷加入反击大军队伍。在我军看来,这真的是一群猪一样的队友。
塔斯曼帝国军方面,b96年8月上旬,帝国军在南亚森斯坦会战中未能取得应有的胜利,联合帝国军和圣玛丽帝国军的强势介入令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对新占领起义军控制区实施无人区化扫荡后,帝国军果断的实施了战略大退却,全面收缩兵力并转入战略防御。塔斯曼帝国军计划利用西亚森斯坦地区的若干河流地理屏障构成一条防线,在此顽强阻击敌军,从而继续控制卡兰运河以东,西亚森斯坦地区和卡莉米亚地区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作为今后的统治基础;同时在西亚森斯坦边境线若干河流密集区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一条称作“帝国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并以克拉格河一段作为防御重点。塔斯曼帝国军原计划“扼守亚森斯坦主要帝国旧领土并阻止起义军,联合帝国军,圣玛丽帝国军在亚森斯坦中央高原、格里恩拉尔、瓦汉姆等地区的进攻“,这一战略意图几乎已无法实现。面对拥有强大装甲突击力量的敌军在这些平原地区作战,塔斯曼帝国军毫无胜算,只能逐步放弃这些地区。塔斯曼帝国军打算在克拉格河、莫奇纳亚河,萨姆拉尔等地区固守。塔斯曼帝国的残存部队在所有这些地区都进行着紧张的防御工事作业,在原本是帝国纵深腹地的非边境地区修筑按永备边防工事标准构筑防线。帝国军中的悲观失望情绪日益严重,曾有将领私下议论,接下里也许他们要在首都郊区构筑这样的工事了。东部战线上的帝国军残军正在走向军阀化,部分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开始拥兵自重不听调遣。此战之后,整条战线上的百余万帝国大军开始进入军阀模式。
东方壁垒会战详细过程
会战第一战役阶段,窝儿察布的机动防御作战
b96年8月11日,
军事科普:
机动防御
机动防御又名弹性防御,是运动战处于防御形态下的一种积极战略。善于利用战场空间和时间因素,指挥部队快速机动和集中兵力。在进攻中,以装甲部队为突击群,趁敌犹豫不决和混乱之机,冒着暴露侧翼和后方的危险,大胆穿插迂回,攻击敌人翼侧和后方,从而瓦解敌整个防御,而步兵则在正面实施牵制行动,在抗击敌优势坦克的反冲击时,常以防御行动并使用高射炮平射打坦克的手段挫败对手,而后转入反攻,在城镇攻坚战中,一般以步兵先行突破,而后投入坦克。当敌溃退时,即以坦克不停顿地追击来发展胜利,在防御战役中,通常将装甲部队作为预备队,对突入之敌实施反冲击或反击。在退却时,则以机动防御迟滞对方追击。
机动防御战法优缺点:它避免将部队分散在前沿漫长的战线,也避免作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弹性防御能同时拥有进攻者的机动和在本国作战的便利,在战役层次上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守军可以在内线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逐个击破敌人几个并进的外线军团。守军也可以凭对地形的熟悉,隐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个迂回部队于敌人侵军的侧后,配合正面的大部队同时前后夹击。守军也可以作大幅度的退却,让敌军过度延长的补给线逐渐暴露后加以袭击划弱敌军整体战斗力,然后集中兵力决战。弹性防御并不必然意味着完全放弃前沿抵抗。若没有给予敌军相当的迟滞、骚扰和杀伤,则在纵深处会战和反击的效果未必很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