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金庸是谁?(1/2)
“温安、风清扬、秦淮河。”
吴邪看了一眼搜百百科上的人物百科,了解了这些人的著作,又看了几眼他们的武侠小说。
基本有以下判断。
温安是武侠小说领域的青年作家,是武侠小说作家好苗子。但仅是好苗子罢了,以他目前的笔力、剧情、文笔等各方面都不如金庸老爷子。
温安败北!
风清扬,倒是和《笑傲江湖》里的华山派剑宗老前辈重名,文笔老辣,但剧情方面则单调枯燥,没有新意,读者年龄也较大,在年轻一代没有多少市场。
风清扬败北!
唯一能与吴邪一较高下的就仅是秦淮河。
秦淮河,女,大学时期曾创作出短篇武侠小说《鸳鸯断魂剑》,一经发表,引发热议,并获得多项武侠大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专注武侠小说创作,作品累积销量一百万册。去年担任清江作协副主席。
吴邪找了几部作品读过。
秦淮河的武侠小说作品注重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内心情感,文字细腻,华美瑰丽。
她的作品主要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对狭义精神的探讨,一个是对爱情的描述。
这个世界武侠小说大家曾如此评价过秦淮河——不管是作为原创者、人物或是描写手法,都有凤舞九天、巾帼不让须眉的倾向。
棋逢对手,有趣有趣!
秋天的早晨,天蒙蒙亮。
公园里晨练的老人练完功,拾掇着杂物,路过小吃摊买了点早餐,摸了摸肚子饱了后,像往常一样路过报亭时买了一份报纸。
清江都市报。
回到小院里,老人如往常一样打开报纸,熟练地翻阅着。
突然,他眼前一亮。
上周,清江都市报就预告过,周一报纸改版,周二新栏目放出。
改版后的版面清爽了很多,也增加了很多有意思的模块,比如名人访谈、清江当地特色景点美食推荐……最引老人关注的就是即将上线的武侠板块。
他小时候穷,没读过什么书,就是捧着刀枪剑棒的小人书当做精神食粮。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精神层面更是不堪,但武侠小说的小人书却令他的童年增色不少。
成年后,他有了工作,有了点小钱,就购买纯文字类的武侠小说。
那时候,他迷得是一个叫郭奇瑞的武侠小说家。只可惜那时该作家出了车祸,从此,就再难有武侠小说能入他眼。
温安,《金陵十三剑》
“文笔略微稚嫩,剧情也比较枯燥。”老者看了一会,评价道:“不过看年纪,才二十来岁,很年轻。但有这样的笔力和世界观,已经难得可贵。但这《金陵十三剑》却不是我的菜。”
风清扬,《未央刀》
“夜如何其?夜未央。武林侠客与江湖朝廷之间的纠葛。”老者换了一本重新品读:“作者倒是一个老坐着,但故事框架始终墨守成规,始终没有跳出武林人士所谓的江湖圈子。缺乏新意,若是二十多年前,或许我还会看的津津有味。”
说着,老者视线下移,自动忽略了第三本,瞄到了最后一本。
秦淮河,《伤心鸳鸯剑》。
一个女性作家?清江作协副主席?
女性,年纪轻轻,身居高位……
这些标签很快引发了老人的兴趣,他逐字逐句的品读起来,竟读出了一股莫名的味道。
与往常的男性作家不同,《伤心鸳鸯剑》下的女性角色有血有肉,每一个不同的人物,都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凤舞九天的错觉。
文字、故事匠心别具,感情华丽,形容词漂亮的不像话,句子流畅富有深意……似乎将古代的儿女情长,武侠世界慢慢铺成开来。
花了半小时,老人终于读完前三章。
《伤心鸳鸯剑》,不错不错!
老人读完后,就将报纸仍在桌上。忙碌了一会,突然返身而回。
武侠版面有4部作品,还有一部他还未看呢!
金庸,《射雕英雄传》
“金庸是谁?”老人喃喃自语,不记得业内有武侠作家是叫这个笔名的。
应该是个新人作家吧。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风薰得游人醉,莫把杭州当汴州。”
这首诗在那个世界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但在这个世界,压根没有这个诗人,更没有这首诗。
宛如滚滚历史的迷雾扩散开来,历史的车轮以霸道之势,滚滚向前,一幅南宋历史的画卷扑面而来。
短短的四句话,都蕴含着诗词本来的深意。
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
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
后两句则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对南宋官僚阶层只图享乐、偏安一隅的极大愤怒和对国家前途的忧患。
老者熟读历史,对南宋更加了解。
这首诗,是对南宋政权、民生的高度概括。
光是写这首诗,金庸就应该花了不少时间、思绪、笔墨润色吧。
老人想来如此!
这首诗在全文第一段最首页,透过诗交代了《射雕英雄传》的时代背景,在当代武侠小说中,简直是标新立异的不像话。
“但有创新是远远不够,武侠小说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剧情……”老者从诗词中缓过神,继续品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