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遇险(1/2)
爷爷现在应该已经是生产小组的小组长,全厂出名的先进工作者,连续几年被评为劳模,看了十年门的大爷怎么会不认识他?
周小安的心里涌上一个非常不好的预感,紧张得手心直冒冷汗,“大爷,我听那个人说家里好像有病人,就等着喝顿玉米面糊糊呢,所以才没去派出所,直接送到这里来了,您看,能不能再给仔细问问?我怕晚了再耽误事儿。”
这个时候,多少人弥留之际的愿望就是吃一口细粮,大爷见过听过太多了,一点没怀疑周小安的话,“小赵,你去保卫科找个人来带这位小同志去人事科问问,看是不是新分流来的工人。”
国家大规模精简城市人口,很多单位都被迫减产减员,省里从别的工厂分流来一部分工人,有年纪稍大点的也有可能。
小赵看过周小安的工作证才出去找人,不到两分钟,就带着一个高个子年轻人走了进来,大爷介绍,他是保卫科的任干事。
任干事进门就冲周小安露出一嘴白牙,“这位就是拾金不昧的周小安同志吧?”
周小安不好意思地摇头,“不敢当拾金不昧,就是觉得丢了这么多细粮,失主肯定得很着急。”
任干事非常热情地带着周小安去了人事科。
人事科跟厂委在一栋灰色二层水泥楼里,办公室门口的牌子钉了好几个,人事科、采购科、档案室,一个屋子都装下了。
进门是一个五、六十平米的大办公室,办公桌两两相对,几十个工作人员坐在里面。
任干事一进门就有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还有人过来拍着他的肩膀开玩笑,一看就是人缘很好的样子。
周小安被带到最里面单独一张办公桌前,那里坐着一位清瘦戴眼镜的老同志。
老同志脸色很黯淡,黑中带着黄,一看就是长期身体不好的样子,目光却炯炯有神。
任干事给周小安介绍,这位老同志是人事科樊科长。
樊科长一听周小安的来意,郑重地安排她坐在自己面前的椅子上,马上让分管人事档案的一位老同志去查找周振星这个人。
办公室的一位大姐手脚麻利地给周小安倒水,大家都友善又热情地跟她攀谈起来。
麦糠都紧缺的年代,一袋玉米面的价值不言而喻,那是能解一家人燃眉之急甚至能救命的东西。
看周小安破旧的穿着和瘦弱的身体,甚至还带着这么重的伤,能毫不犹豫地把这些粮食送回来,就更加让人觉得敬佩和难得了。
周小安捧着搪瓷缸里的热水腼腆地跟大家笑,眼角的余光一直瞄着几乎要把眼睛贴到档案柜上的那位老同志,直到樊科长提醒,“同音的名字也别落下。”她才放下心来。
找了好半天,什么都没找到。
周小安内心的失落再也掩饰不住。
周家从祖爷爷到爷爷和叔爷爷,三个人都是沛州钢厂初建就进厂的老职工,钢厂建厂六十周年庆典上,爷爷作为老工人代表还坐在了主席台上,这绝不会错。
可是现在钢厂没有爷爷这个人了,“那周定山呢?周振业呢?”这是祖爷爷和叔爷爷的名字。
“我听他好像说过这两个名字,大概是他的亲戚吧。”顿了一下,周小安才想起来解释。
还是没有。他们周家一家人在钢厂没有任何痕迹地消失了。
或者说,很可能是根本就不存在于这个时空。
周小安低落地跟大家告别,对送她出来的任干事道谢,按着他的指点去居委会接着找人。
走在去居委会的路上,她看见人就问一句,“您知道附近有个叫周振兴的人吗?周定山您认识吗?”
谁都没听说过。
爷爷家一直住在钢厂附近,甚至后来拆迁爷爷都坚持回迁了回来,可现在没人知道他们。
周小安已经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在这个世界,很可能没有她的亲人了。
她越想越难过,路过一条小胡同,看里面非常僻静,又是不会有人经过的死胡同,一大堆杂物的角落里还有两块看起来挺干净的青砖,周小安有气无力地走过去坐了下来。
累了这一路,寻亲的心气泄了大半,本就虚弱的身体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棉衣单薄,心情又差,周小安缩在角落里抱着腿把自己缩成了一团。
这个陌生又混乱的偌大世界,真的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鼻子酸酸的,周小安把脸埋在膝盖上,眼泪刚要流出来,一个高瘦的年轻人飞快地跑进了小胡同,不远处也响起一片杂乱的奔跑声和咒骂声。
那人一直跑到胡同最里头,搬开一堆杂物,迅速地钻了进去,又回身用杂物挡住自己,都快弄完了,才看见坐在角落里的周小安。
周小安一身褪色的蓝黑衣服,蜷缩在黑灰色的砖墙下面,安安静静小小的一团,还真是不容易被发现。
那人眸光一闪,细长的丹凤眼迅速打量了一遍周小安,奔跑声越来越近,已经能听清粗鲁的脏话了。
那人冲周小安微微一笑,伸出手在唇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拿起一个破箩筐把自己挡住。
周小安还没反应过来,一群人已经扑腾腾跑过胡同口。
周小安看看那人藏身的杂物堆,觉得还是赶紧离开是非之地比较好,可她刚要动作,那群人又跑了回来,在周围迅速查看了一下,几个进胡同查看的年轻人发现了周小安。
十几个人一起涌了进来,周小安马上被围住了。
她缩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