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江楼重聚青衫(1/2)
北轩三年,夏。
白墨去了大江楼。
身为三品第三的白墨,只是报上了姓名,大江楼前的老者便乖乖让开了道路。身为三品第三,普天之下能确切的说自己排在白墨之前的,仅剩三十八人而已,大江楼上的fēng_liú名士何止百人?以白墨如今在fēng_liú品中的地位,上了大江楼,依旧是众人侧目的焦点。
大江楼何时搭建?纵使大江楼中收藏了一切现世所存并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史料,这个问题也无人能给予一个正确的答案,凤京中的老人们传说大江楼乃是前朝帝太甲所修,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可穷尽太甲时代所有存世的铭文、骨书,都没有关于大江楼一丝一毫的记载。
也有人说,大江楼自太古七皇时代便卓然孤立于世间,比它所记录的历史更为悠久。
这都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它的大,已足够容纳千年以来所有的不重复的人文精华,是全天下所有文人心中仰望高深的圣地。
第一层至五层,书录曰人。
进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此方世界中第一部论述人之为物的书籍——《人衍卷》。虽名曰“卷”,但它却并非一卷竹简或一卷经书,而是一座两人来高的铜鼎,实难想象太古的先贤们是如何铸造它的。
把它放在学子入大江楼最先看到的位置,其寓意不言自明。
先论人,先古而后今。
古朴今繁,从古到今,是为进。
这是此方世界与白墨所熟知的那个世界的古典时代最大的不同,他们也追慕先贤,却知道先贤未必便比今人更高。
但白墨对这名为《人衍卷》的大鼎并没有太多兴趣,恩师第一个让他背诵的便是这篇《人衍卷》,白墨最排斥的也是一篇人衍卷,通篇都是想象与玄学,却又要自以为严谨客观的论证人类的由来,白墨对这种东西实在难以提起兴趣。
他直奔深处,从一处鲜有人问津的角落里,掏出一卷残破不堪的竹简,竹简外小心翼翼的包裹着一层锦帛,上书《无须猢》。
白墨喃喃道:“欲知人之为物,则必看此书。以人看野兽之心而看人,这才叫客观中立。”
他小心翼翼的展开书卷,读得津津有味。
这时,却有一袭青衫走来,白墨没有抬头,只是听到那人在翻着书柜,片刻之后,便传来一声嗓音温润的问候:“白兄,别来无恙?”
白墨这才抬起头来,看到来人模样,咧嘴一笑。
来人原来是莽山诗会上那位来蹭酒蹭饭的青衫寒士,荀无翳。
他与那天诗会上一样,貌不惊人的脸上总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衣着鄙陋,却自有一种由内而生的清贵气质。
荀卷。
“白兄也知道大江楼里藏有这本《无须猢》?”
白墨答道:“以前无甚名气之时,偷偷溜进来过。”
荀无翳伸出了大拇指:“厉害,无翳小时候总想溜进来看看,无一例外都被那位守门人抓住。既然白兄先我一步,无翳只好等白兄看完了。”
白墨直接把竹简扔给了荀无翳。
“这本书我都会背了,你想看,给你便是。”
荀无翳拱了拱手:“多谢。”
“荀兄,看到哪儿了?”
“男人何以快意,处子何以有膜。”荀无翳脸色微红,回答得却很诚实。
二人相视一笑,这次的笑容十分神秘,仿佛迦叶拈花。
荀无翳低头看起了书,白墨则直接上了第二层。
从白墨一进来便开始注意他的学子们见状,纷纷摇头皱眉:“这姓白的今日才进大江楼,便上二楼去了?王灵神来此枯学之时,也没有这么快。”
“现在的年轻人,心浮气躁,恐难成大事啊。”
“仗着自己沽名钓誉得来的三品第三,便如此托大?狂士而已!”
他们的议论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却还是传进了白墨的耳朵。白墨对他们的话不屑得很,心说老子是来复习的,抓抓重点就行,如果一本一本读来,上八楼一究天道时,恐怕科举早就结束了。
白墨在二楼只待了三个时辰。
入夜时,白墨已经上了第三层,第三层中的人,不分老幼,全都在埋头苦读,根本没有人注意白墨。
白墨刚要去找几本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书看看,却又在一处旮旯里发现了荀无翳。
荀无翳是大江楼的常客,几乎每日闲暇时都会来大江楼读书,里面的学子们对他能上三楼早已见怪不怪,也知道,他从来只在下面三楼徘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踏上过第四楼一步。
大江楼,前三层之藏书皆为人事,中三层之藏书则言地上除人以外之事,第七层论天,第八层论道,荀无翳似乎只对人感兴趣。
当然,这些事情白墨都是不知道的,他又看到荀无翳,只是没来由的感觉有些亲切,不知道是因为他身上一直散发着一种让人感到亲切的气质,还是只是单纯的因为自己看不透他,是以有些好奇。
“白兄,又看见你了。”
荀无翳抬起了头,与白墨四目相对,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白墨坐在荀无翳身边,随手从书架上掏出了一本印刷精美的书册,随便翻了翻,是三年之内成书的著作,白墨一边看着书,一边对荀无翳道:“荀兄,初见之时,白墨便对荀兄好奇得很。”
“荀某亦然。”
白墨肚子里装着许多与荀无翳有关的问题,他的出身,白墨大概记得,好像说是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