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三 政令初行(1/2)
武周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点头道:“大人所言甚是,此新政从未实施过,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缺陷,大人拟定此法定然大有心得,不知推行此法有何忌讳?”
曹彰说道:“现在还未推行,我也不知道有何弊端,不过有两点伯南一定要留神,其一,就是借贷乃是出于自耕农自愿原则,禁止强行借贷的事情发生,另外此法乃是帮助自耕农渡过难关所订,所以这利钱禁止私自调高,取息二分,永不改变,只有自耕农能够正常生产,荒废的耕地才能重新开发,赋税也会大幅增多,所以这利钱绝对不能调高,要不然和地方乡绅的高利借粮有何区别?”
武周闻言说道:“的确应该如此,下官定然会注意这两件事的,至于其他的弊端,只有实施之后才能知道了。”
曹彰问道:“伯南带来了多少屯田文书?”
武周答道:“有五十人。”
曹彰说道:“那么两郡屯田事务就交给伯南了,推行《青苗法》之策也由伯南来办,如果人手不足的话伯南可自行招人,这俸禄由两郡税收拨出。”
武周答道:“诺!”
曹彰想了想,问道:“不知伯南是想先去河东还是河内?”
武周答道:“河东与平阳相邻,平阳郡羌胡和汉人杂居,时常会有冲突,不时会有流民避入河内,流民多的地方正好适合推行大人的《青苗法》,所以下官想先去河东。”
曹彰说道:“既然这样,我会知会满太守,让他带着伯南一起去河东的。”
武周答道:“多谢大人费心。”
曹彰说道:“好了,没什么事了,你下去吧。”
武周收了曹彰那写有《青苗法》的素绢告退后曹彰自行回到驻兵所的房内休息,他已经把后世对《青苗法》推行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告诉了武周,但是那毕竟也是千年之后史学家经过史料研究总结出来的结果,在真正身临其境的推行中,还遇到多少问题,曹彰自己也不知道,不过他却有信心一点一点地把问题解决。
因为现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是他的父亲,曹操,而且曹操也是主张扶持自耕农抑制豪强的,而《青苗法》就是在不伤及豪强现有财产的情况下抑制豪强再度发展的一个法令。
在这个时候推行比起在北宋年间更有发展空间,其主要原因就是,现在战火纷飞,荒置的土地比北宋多得多,而且中华大地现在地广人稀,用《青苗法》保护自耕农发展可以把大片的荒置土地重新开发出来,从而增加朝廷赋税,而且也抑制了豪强趁着战乱不断兼并土地的举动,自耕农不再向豪强乡绅借粮,就不会出现还不起债,土地被兼并,人被收为佃户的情况。
青苗法推行的时候北宋人口已经过亿,土地已经相对饱和,加上宋朝官员繁多,而且青苗法的惠民仓也是归地方管辖,就出现了地方关于强制借贷粮食给自耕农,再私自提高利钱谋取暴利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形下,不但是自耕农,就是富户也会被逼得破产,就是是北宋《青苗法》没有普及的根本原因。
曹彰对比了现在和北宋的情况,认为此时推行《青苗法》的时机比起北宋更为成熟,最根本的亮点原因就是一来现在汉朝人口稀少,中华大地地广人稀,有大片废置土地可以开发,不会伤及乡绅豪族目前所有的利益,二来就是当权者必然会全力支持这个法令,曹操现在掌握军政大权,推行新法阻力更小。
躺在榻上,曹彰盯着屋上的横梁静静思考着《青苗法》推行之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想着想着渐渐进入了梦乡。
次日,陈群和满宠先后离开壶关去河内,河东两郡上任,而武周也跟着满宠去了河东,陈到和高柔则来向曹彰禀报制订粮道一事,经过和满宠跟陈群商议,他们制订出了两路粮道,一路是从许都到洛阳进河内再到上党三县然后运入壶关。
另一路就是从洛阳进河东过高平入壶关,因为现在摆明了要和袁绍打持久战,所以河内河东两郡除了做粮道之外,还要做屯粮之所,所以粮道必须要开两路。
曹彰看了所过县城和行进路线之后说道:“这路线看起来还不错,就这么定了!今天我便修书一封向任中郎将要粮!武屯官已经去河东着手屯粮之事,我们伸手要粮的日子应该不会太久,现在正是五月,希望明年秋季我们能够自给自足,减轻朝廷负担。叔至,切记要操练兵马,还要从民夫之中选出精装者补足我禁卫军和一千城防军五千之数。”
陈到答道:“诺!”
曹彰接着说道:“文惠!你在上党日久,很多事我还需要你帮助,现在我正式把你征召为执金吾寺的左京辅都尉,日后掌管许都左辅城!现在就随我一同驻扎壶关吧,这任命我会传书回执金吾寺让寺令为你办妥的。”
高柔闻言大喜道:“多谢大人!”
曹彰直接任用他为自己的属官,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高柔这个降将必须要交给三军统帅曹操发落,曹彰如今这么做,就是任用降将,让其戴罪立功,免去了高柔颠簸之苦,所以高柔比较高兴。
曹彰摆了摆手说道:“小事一桩罢了,文惠,你是壶关的原守将,这安抚人心还有维持治安的琐事就由你来费神了,我们还要在壶关呆上好一阵子呢!”
高柔答道:“诺!”
曹彰说道:“好,两位各行其事吧!”
这次议事之后,两郡和壶关的事务都已经安排妥当,所以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