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古玩鉴定不简单(1/1)
陆言少直摇头,心说师父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不会连这都看不出来吧。转念一想马上明白了,师父应该是在考自己,眼看就毕业了,师父在考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配不配做一个合格的鉴宝人。
“师父,您眼花了吧,我看这瓶子不像乾隆年的。”陆言少如实说话。
“哦?说来听听。”罗建须眯着眼听陆言少讲解。
果然是在考气,直接挑拣重要的说:首先从底足上看,胎体比较粗,不是乾隆时的那种细白胎;其次大清乾隆年制的“制”字有问题,乾隆和乾隆以前的“制”字都是五个头,俗称“五头制”,光绪以后到民国才出现“三头制”,这件瓷器的制字就是三个头,肯定是光绪以后的东西;第三青花的发色也跟乾隆时期不符,乾隆时期的青花料稳定而浑厚,早期的略带晕散,中期为明快的纯蓝色,后期的则较为厚重。这只天球瓶的青花发色漂浮,没有乾隆时期的那种深沉感。但是也不是新东西,应该是光绪仿乾隆的官窑器,俗称“官仿官”。
罗建须不住地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徒弟不简单啊,不仅是合格,甚至可以说在古董方面有异于常人的天赋。日后必成大器!
对于师父的夸奖陆言少基本上持脸红的态度,连毕业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成大器啊。为了不影响师父的心情,他没把话题往这方面扯。
罗建须话锋一转,还是谈到了学校的事情。说上级要拨给学校一笔经费来充实教学,学校打算用这生们的鉴赏能力。毕竟书本上的知识跟观看实物是两码事,只有多看实物、多看真品,才能在鉴定中得到提高。这方面正好是学校的短板,一直没有钱收购文物供学生们实践。现在好了,有上级的资金支持,考古系可以保存几件真正意义上的文物,以此带动教学。罗建须还说下一步考古系还要跟市博物馆合作,定期的把馆藏文物拿到学校展览,对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帮助更大。鉴于罗建须在考古系的地位,收购文物的事就落在了他身上,学校对他还是非常看重的。
陆言少也高兴,对学生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可惜他是赶不上了。不过他嘱咐罗建须,收购文物千万要小心谨慎,万一收到赝品,学校的钱可就打水漂了。
罗建须不以为然,凭自己的眼力,真伪他还是能辨别出来的,不敢说火眼金睛,至少可以说眼里不揉沙子。
陆言少不好再说什么,不过还是认为小心为好。古玩界不是那么好混的,有多少鉴宝专家的一世英名毁于赝品。人们的鉴伪手段在提高,造假者的手段也在提高,只要有古玩交易在,赝品便不会绝迹。师父这种轻敌的态度实在不应该。不过话又说回来,罗建须在古玩街浸淫了几十年,当然有骄傲的资本,赝品还真瞒不过他一双眼。...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