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漫漫大唐路》

零点看书网(00ks.cc)

首页 >> 漫漫大唐路 () >> 第四十九章 礼勤的勤礼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cc/88970/

第四十九章 礼勤的勤礼(2/2)

不是光照的好处呢?”王小麦又把话题撤回来。

“此事当真?这海南之地竟然有如此的条件?”

“我还能骗你吗?”王小麦肯定的说,“所以说这光里面的学问……”

“但是,”颜勤礼摇摇头打断他,“那里毕竟只有三郡之地,就算全种满粮食,也不够天下百姓食用……”

“这可不一定,”王小麦想到后世的杂交水稻技术,“那里的条件也很适合作物的改良技术……唉……和你说这些干什么,咱们继续聊聊光学吧。”

“改良作物?”颜勤礼看着他,“还请继开兄赐教。”

“好吧,”王小麦整理了一下思路,“我中原每年只有一到两季作物,就是说司农每年选种育种只有一两次机会。如果在海南之岛进行这个过程,便多了一倍的机会,找到良种的几率岂不是大增?”

“在下曾研读贾思勰所著之《齐民要术》,书中所言良种事关作物的产量,我也曾询问过家中佃农,他们也是这样认为。”颜勤礼回忆说。

“勤礼兄你竟然连这本农书都看过?”王小麦惊讶的看着他。

《齐民要术》是一本综合性的农书,里面详细总结了中原地带的农业知识,但书中却有一句“丈人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嘲讽孔子不重视农业,孔颖达到国子监上任之后,为了避讳,国子监的同事便不当着他的面提这本书,算是国子监内一点小小的潜规则。

没想到这颜勤礼竟然涉猎如此之广,连农书也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颜家虽是孔夫子门生,但从不为尊者讳,这是祖父遗训。再者,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乃是一本难得的农学书籍,岂有弃之之理。”颜勤礼解释道。

确实,中国古代读书人肯俯下身研究农业的人太少,以至于一个千年农业大国,都没留下多少农书传于后世。

“农学是一门大学问,看着不起眼,却事关天下老百姓的肚子,农业是国之根本啊。”王小麦感叹说。

“不错,”颜勤礼赞同道,“刚才你所说的海南之地气候适宜育种,言之有理。若是真能实现此事,必是一件利国利民之大事。”

本来只是想让他见识见识光学,没想到却聊到了农业上,唉……王小麦有心把话题往回引,却几次又被这颜勤礼说了回来。最后只好把自己肚子里不多的关于农业还有遗传学的知识跟他说了一些。

“水稻乃是雌雄一体,又如何将其改良呢?”颜勤礼问道。刚才王小麦无意中提到了杂交水稻的高产,没想到却引起了这颜勤礼极大的兴趣。

王小麦努力回忆当时看的那部介绍杂交水稻的纪录片,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些残存的片段:“有些不育的野生水稻好像是单性的,利用这一点应该能解决。”

颜勤礼闻言眼睛一亮:“继开果真是博学多闻,不错,可以从此处入手。对了,如今天色已晚,不知道你要带我去何处?”

王小麦心道终于回归正题了:“这夜间上差的衙门勤礼兄可知道有几处?”

“太史监?”颜勤礼想了一下说道。

“不错。”王小麦指着不远处的大门,“就是此处。”刚带你见识了显微镜,如今再让你见识见识天文望远镜,你就知道光学的厉害了。

太史监借走了天文望远镜之后,一直没归还,王小麦只好找太史令要了个通行令,随时能过来看一眼自己的发明成果。自己的东西,现在要看,还得找别人允许,找谁说理去。

不过监内的天文台的的确专业,今天天气很好,是个观测星辰的好日子。到了台上,才发现竟然有两个道士早就已经在这里,正是今天白天见到的袁天罡和李淳风。


状态提示: 第四十九章 礼勤的勤礼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