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狼的世界绵羊不懂(1/2)
第八十二章狼的世界绵羊不懂
孟珙提到的假道灭虢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而虢国的国都上阳,就在后世的河南陕县境内,但虞国位处邻国虢国的北境,为进攻虢的必经之途。
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荀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再伺机灭掉虞国。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打虢国。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打虢国的先锋。
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使晋国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计重演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
但虞公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十月十七日,晋军围攻虢都上阳。十二月初一破城灭虢。后晋班师暂住虢国休整。晋军乘虞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
“如若蒙古人真想实行假道灭虢之计,我们大宋真能如蒙古人所愿借其道,以遂蒙古人灭金之策吗?”
孟之经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不过他老爹的话语中却认为这是一个好计谋,作为儿子又不能当面顶撞,只好以探询的口气表达出他的态度。
孟珙轻叹一口气,虽微不可闻,但公输念槐听到了,相信孟之经的听力也不至于忽略掉这声叹息。
“以蒙古人的立场来说,这个计谋当然不错,若能实现,不仅能实施战略上的大迂回,打金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迫使金人不得不进行两线作战,形势若真发展到那一天,金人亡国之日不远矣。”
“爹,那我们大宋会借道吗?”孟之经也不是战场上的初哥,他老爹的分析他不会不懂,但是对于大宋可能会借道这一事实,从情感上是接受不了的。
“念槐,对我大宋而言,借与不借,如何取舍?”孟珙没理孟之经像孩子一样的情绪渲泄,反而把问题抛给了公输念槐。
公输念槐很认可孟珙的处理方式,表面上看似孟珙在和公输念槐探讨问题,实则是在引导着孟之经思考问题的角度。因为孟珙的用词是取舍。
公输念槐低头沉思不语。看在孟珙与孟之经父子眼里,公输念槐似在思考。
这也难怪两人会这么想。公输念槐个头不矮,但据公输念槐自己讲他比孟之经还小两岁,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样子。虽说古人成年早,十四五岁的男女已可结婚生子,但身形体态与思维毕竟还是孩子式的。
而且公输念槐自称与族人长期在海外游历,以增广见闻,对大宋反而比较陌生。
关于这两点,孟珙与孟之经也就姑且听之。因为在与公输念槐的接触中,时间虽然不长,但任谁也难以相信一个久居海外的人会对大宋有像他一样深刻的认识。
公输念槐身上层出不穷的奇特想法,还可以用公输氏后人这个名头作背书,那么他对南宋的了解,就很难用旁观者清来搪塞敷衍了。
试想一个飘泊海外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关注程度才能收集到关于这个时空里三个国家的精细情报,并且做出入木三分的判断?
当然也不是不可能,要是这个人是后世里的国际观察家,或者是一个专门搞情报的谍报人员,达到这样高度的认识也是有可能的。
公输念槐当然不像父子两人所猜想的,是在思考如何回答孟珙的这个问题。
在真实的历史上,蒙古人在推行假道灭金的前后,南宋小朝廷也在玩弄联蒙灭金的把戏。
而最后双方竟然都达成了目标,金国被灭掉了。蒙古人的假道灭金成功了,南宋的联蒙灭金也实现了。
金国被灭掉后,南宋弹冠相庆的烟花尚未幻灭,蒙古人的铁骑就开始冲击南宋。
这一幕与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何其相似也。
人说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宋偏不信这个邪,踏了一次被灭了国,仍然不思进取,不求改进,再一次踏进了同一条河流,换来的是更为悲惨的结局,顺带把汉文化也狠狠地坑了一把,也大大地帮助了欧洲人一把。帮人不留名,甚至连个谢字都没从欧洲人那里换来。
从此之后,华夏文明整体上走了下坡路,而欧洲人在接触到大量的东方文明之后,开始觉醒,最终促成了文艺复兴,走上了工业革命的路子。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宋的这一段历史给华夏文明带来了多大的灾难,给世界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损己以利人的本事也就两宋玩得最溜。
南宋的联蒙灭金,是在战战兢兢、首鼠两端、瞻前顾后的心态中,一步步被逼出来的。被动多于主动。
在宋朝历史上,借助军事同盟以达到消灭敌国,而最终盟国演变为更强大敌人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北宋末年与女真结盟而消灭辽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宋与蒙古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而随着金人与蒙古人的对抗中处处被动,蒙古人的马蹄开始踏上中原土地的时候,南宋与蒙古人缔结军事同盟的前提已经铺设好了。
对南宋而言,有其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南宋的复仇意识;二是金朝错估形势,将可能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