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要追击吗(1/2)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军阀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利益问题在作祟。
在另一个时空里,随着满清政权对大明的威胁越来越大,大明朝廷对辽东军的依赖也就越来越重,纵观诺大的大明,能打的军队一支都没有,无论是皇帝还是满朝文武,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辽东军身上。
辽东军也不傻,自然明白如今的朝廷离开自己根本就玩不转,于是乎愈发的有恃无恐起来,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军饷从每年几十万两增加到了四百多万两,几乎是掏空了明朝的国库,可以说大明之所以会灭亡,辽饷可谓功不可没。
当然了,现在辽饷虽然没有达到四百多万两那么夸张,但每年一百多万两还是有的。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满清政权既然已经被杨峰给灭了,那么在辽东还有必要维持那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早在去年,朝廷的内阁便提出了一个建议,将辽东的驻军从目前的十二万人减少至四万人,饷银也从一百六十万两减至三十万两。
但这个提议一经提出便遭到了辽东军上下的强烈反对,以祖大寿、吴镶、吴三桂等人为首的辽东本土诸将联名给朝廷上书。
声称满清政权虽然已经被打垮,但蒙古草原各部依旧实力尚在,朝鲜也有些不安份,倘若贸然裁剪兵员,一旦有战事发生,辽东将没有丝毫应对之力。
况且辽东将士们已经习惯了军中生活,骤然让那么多除了杀人其他什么也不会的士卒解甲归田,若是引发了乱子,悔之晚矣。
这封表面看起来情真意切,但实则却是绵里藏针的折子可是把朱由校和内阁几名阁老气得够呛,当时的朱由校气得差点下旨调卢象升前往辽东对辽东军进行缴械了,但随后被孙承宗等人劝了一番后这才收回成命。
作为御马监掌印都督的曹大忠对这事自然是心知肚明,现在满朝文武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增设的那三名内阁成员上,哪有心情理会辽东的事情。
现在杨峰主动提出要解决辽东的事情,曹大忠眼前立刻一亮,自己若能带着这个好消息回到京城,陛下肯定会龙颜大悦,自己相比又能加分不少了。
高兴之下,曹大忠又将如今朝堂上发生的重要事情跟杨峰说了一些,其中自然包括了朱由校打算将内阁人数从三人增设到五人的事情。
杨峰听后不禁笑了:“看来,如今的朝堂可是热闹得很啊。”
“谁说不是呢。”
曹大忠闻言道:“那些自问有入阁资历的文官们一个个就象闻到了腥味的疯狗一般扑了过去,这些日子魏公公、崔大人都被骚扰得苦不堪言,魏公公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回他在外头的府邸了,怕的就是有人找上门去。
毕竟这事最终要由陛下圣裁不是,那些文官们自怕是提着猪头走错了庙门了。”
杨峰瞥了他一眼:“只怕曹公公那里也有不少人过来走动孝敬吧?”
曹大忠干笑了一声,轻咳道:“这个嘛,自然也是有的,这不为了躲避这些人,咱们这才跑到了江南来了吗?”
这话你留着哄鬼去吧。
杨峰鄙夷的横了他一眼,这种宣读密旨的事情向来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才能胜任的,曹大忠接到这种差使乐都来不及,居然还好意思说是为了躲避那些上门送礼的人,这话你说得亏心不?
俩人又说笑了几句,曹大忠这才正色道:“国公爷,咱们言归正传。此次东林党人已经开始向陛下施压了,陛下也很为难,希望您能够尽快搞定江南之事,否则再拖下去的话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乱子。”
沉吟了一下,杨峰这才说道:“这样吧,斥责三四个月,快则两个月,本公便会把江南的事情做个了结,请您也回去禀报陛下,让他不要担心。
还有一件事,你回去之后一定要提醒陛下,虽然京营已经开始开始入城协助五城兵马司维持秩序,但皇宫里的守卫还是不够,希望陛下还要加强后宫的防卫,以防止某些人狗急跳墙,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曹大忠郑重的点点头,他当然明白杨峰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年前朱由校的落水事件给他们的震动实在太大了,那时候的朱由校还躺在病榻上,东林党人便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将信王朱由检推了出来做好了后续的一切准备,若非杨峰及时赶回来救了朱由校一命,现在大明的天恐怕早就变了。
“还有,你回去后告知陛下。如今陕西的流寇已然差不多平了,卢象升留在那里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可以让他率领新军回京了。”
听着杨峰的交待,曹大忠如同小鸡啄米似地努力的点着头……
交待玩后,曹大忠便匆匆的离去了,连午饭也没来得及吃,由此可见他归去的心思也多么的急切。
“没想到这个曹大忠居然也是个能干的。”看着曹大忠和他身后十多名锦衣卫匆匆离去的身影,杨峰不禁有些啧啧称奇。
这个曹大忠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里名声不显,关于他的资料更是少得可怜,但经过这些年的接触下来,杨峰发现这厮虽然有些爱财,但信誉却很好,只要是收了人家的银子,答应了的事情一般都能办到,而且对朱由校也很忠心,怪不得朱由校会把他提到御马监掌印太监的位子上呢。
就在这时,苟醒马匆匆来报:“国公爷,徽州城内的贼寇突然大开了北城门跑了,是否下令骑兵营进行追击?”
杨峰毫不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