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队伍壮大(1/2)
“赵钱孙李周。”一个清脆的嗓子念了起来。
“赵钱孙李周。”一群夹杂着些许稚嫩和成熟的声音,跟着念道。
“吴郑王冯陈。”
“吴郑王冯陈。”
“楮卫蒋沈韩。”……
清晨,山寨在这并不整齐的朗诵声,开始了新的一天。张孟诚手持着柳条制作的教鞭,努力摆出一副教书先生的威严。一边念着百家姓,一边监督着草舍中每一个朗诵声的主人。自从管志庆向张孟金提出希望让自己的侄子管玉泽,跟随张孟诚学习认字的想法之后。
作为长兄同时又是一寨之主的张孟金,没有征询张孟诚的意见,就直接将寨子里六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全召集了起来。同时迅速整理出了一间草舍,将所有的孩子和张孟诚一起撵了进去,就不再过问草舍中的一切。
两辈子第一次当老师的张孟诚,对着不到三百人的山寨里找出的二十余名适龄入学者,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没有经验的他,只能先用纸将百家姓分成数批次。几十个字几十个字的抄了出来,之后带着一群文盲一遍又一遍地齐声念道。
草舍中的孩子有男有女,多是山寨众人的亲戚,剩下的几个则是山寨收留的孤儿。在张孟诚刚开始教学时,倒是有过几个山寨中的弟兄过来看热闹同时也开玩笑的起哄。一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被他们搅的无心学习一起吵吵闹闹。
本来就对被大哥不询问自己意见,就直接强塞工作的行为,而感到十分窝火的张孟诚。直接发起脾气,将几个起哄的大人全吼了出去。等到张孟诚回到草堂时,手里已经多了一根柳条。之后他对着几个捣乱的孩子一阵狠抽,总算是发泄了他心中的不快,同时也初步竖立起了封建社会一名教书先生应有的威严。
孩子们在跟着先生朗诵了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张孟诚就宣布早上的晨读结束。同时也示意孩子们可以暂时休息一会,原本安静的草堂瞬间变得噪杂喧闹起来。不管二十几个孩子在张孟诚背后如何的欢呼雀跃,作为教书先生的张孟诚出门喘了口气,之后慢腾腾的走上了寨墙,盯着山寨外校场的一堆步卒发起了呆。
虽说不管明代现代,无论哪个社会。张孟诚都能算得上是一名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可是完全没有过任何教书经验,也没有做过丝毫工作准备的张孟诚,还是觉得他大哥张孟金的安排过于仓促。
这几天张孟诚连一直以来养成的练武习惯都没顾得上,一门心思考虑怎么给孩子们安排课程。但是限于条件连纸笔都不够,更不用说其他教学工具的山寨,自然是无法实现张孟诚心中的各种教学计划。
为了配合山寨里的作息时间,张孟诚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好歹确定了草堂的上课时间。将草舍的上课时间定在了每日的辰时(7点到9点)、巳时(9点至11点),未时(13点至15点)和申时(15点至17点)几个时辰。
中间的午时留给孩子们和自己作休息。但是四个时辰举着几张纸对着一群孩子,一直念着百家姓。并且时不时盯着他们趴在地上,抓着木头对着泥巴写着那一堆字。这些事先不管草堂的孩子们如何想,丝毫没有人类灵魂工程师自觉的张孟诚已经有些腻味了。
校场里面传来操练的火热呐喊声,将正在神游的张孟诚拉回了神。前阵子由管志庆带队抢回的铁料,在马项伯亲自请回的铁匠,和山寨内原有两名铁匠的迅速赶工下。总算给山寨赶制出了一些枪头。
在插上早就准备好的枪杆后,就与寨子里原有的一些旧长枪全交给了山寨的步卒,总算整编出了一支百余人的长枪队。同时何宗伟和李阳将这阵子攒下的人头和一部分银子,全部带去了宁塞。通过走门路拉回来了二十副盔甲,和五匹来自口外的上好战马。
在经过一番检查和修补后,预计下一次出击,这些盔甲都能修补完善。此外还说服了十余名边军加入山寨,张孟金按照各自的特长编入了弓队和枪队。在一群逃卒的操练下,山寨里的一众步卒倒是越发显得有模有样了。
张孟诚看着校场内的步卒持着长枪,在一旁的管队一声令下后,长枪手就飞快的冲向二十步外的一面高五尺阔八寸的木把。手中的长枪戳向木把上,分为目、喉、心、腰、足的五个孔,木孔内各安上了一个一寸的木球。五个孔都戳遍,才算终止。看似简单的练习,却少有人能成功完成,在一旁管队的斥骂声中退下,换另一个步卒上前。
看着校场中的一众步卒的操练,倒是提醒了毫无教书经验的张孟诚。完全可以将前世的队列练习加到自己的教学中,不管成果如何,好歹能培养一些孩子们的纪律性。在练习齐步走的时间里,能思考更多的日后教学内容。
打定了主意后,张孟诚回到草舍门口,举着一把小铁锤对着拴在草堂门前的一根铁条敲了起来。本来乱哄哄的在草舍四周打闹的孩子们,听到上课的“铃声”之后,就立刻急跑着回到了草舍。
“百家姓大家学了几天了,认了不少字。没认全我也不怪大家。今天我教大家认四个简单的字。等着大家认完这四个字,就继续学百家姓。来跟着我念前、后、左、右。”张孟诚抓笔在纸上工整的写出四个大字。对着自己的学生们展示了一遍,指着一个字念一遍,学生们也跟着念一遍。
张孟诚教了几遍,觉得准备工作已经足够之后。他就招呼着一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